《茅厕夜事:遗忘的恐惧轨迹》是由作者“喜欢绿檀的于大顺”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在我年幼的记忆深处,家是一个充满了贫困却又有着温暖牵挂的地方。那时候,我们家六口人,爸爸妈妈为了生计,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打工。在家庭的无奈安排下,哥哥姐姐被留在爷爷奶奶家,我则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而年幼的弟弟,因为实在离不开父母,便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外漂泊。我们生活的那个小村庄,宛如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宁静质朴,却也有着诸多不便。村子里没有像样的厕所,想要解决生理需求,就只能前往两公里外的一个茅坑。那茅坑隐匿在村子边缘,四周被一人多高的芦苇环绕,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茅坑旁是一片荒地,荒地上长满了枯黄的野草,偶尔还能看到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抖音热门是《茅厕夜事:遗忘的恐惧轨迹》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喜欢绿檀的于大顺”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茅坑旁是一片荒地,荒地上长满了枯黄的野草,偶尔还能看到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到夏天,这里蚊虫肆虐,嗡嗡声不绝于耳;而冬天,凛冽的寒风则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让人望而却步。村里的老人们总爱说起,这茅厕的位置邪性得很,早年曾发生过一些离奇之事,所以一到晚上,大家都尽量避而远之。可年幼的我,对...
茅厕夜事:遗忘的恐惧轨迹 免费试读
在我年幼的记忆深处,家是一个充满了贫困却又有着温暖牵挂的地方。那时候,我们家六口人,爸爸妈妈为了生计,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打工。在家庭的无奈安排下,哥哥姐姐被留在爷爷奶奶家,我则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而年幼的弟弟,因为实在离不开父母,便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外漂泊。
我们生活的那个小村庄,宛如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宁静质朴,却也有着诸多不便。村子里没有像样的厕所,想要解决生理需求,就只能前往两公里外的一个茅坑。那茅坑隐匿在村子边缘,四周被一人多高的芦苇环绕,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茅坑旁是一片荒地,荒地上长满了枯黄的野草,偶尔还能看到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到夏天,这里蚊虫肆虐,嗡嗡声不绝于耳;而冬天,凛冽的寒风则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让人望而却步。村里的老人们总爱说起,这茅厕的位置邪性得很,早年曾发生过一些离奇之事,所以一到晚上,大家都尽量避而远之。可年幼的我,对此只是一知半解,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外公外婆对我十分关爱,尤其是在生活起居方面,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白天的时候,他们总会关切地询问我是否要上大号。那时候的我,也没什么顾虑,想上的时候就会大大咧咧地跑去茅坑。
然而,夜晚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平常。有一天晚上,肚子突然一阵绞痛,我强烈地想要上厕所。但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外婆曾经的叮嘱:晚上天太黑,不能去外面上厕所。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要是真的急了该怎么办呢?我带着一丝忐忑和疑惑,向外婆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外婆思索片刻后,指了指牛棚的方向,说:“要是实在憋不住,就去牛棚那上吧。” 听到这个建议,我心里一阵嫌弃。牛棚里弥漫着浓浓的牛屎味,而且一到晚上,里面漆黑一片,根本看不见路。牛棚的屋顶破了好几个洞,月光透过洞口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里面的牛偶尔发出低沉的哞叫声,让人不寒而栗。我皱着眉头,满脸不情愿,但又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纠结了好一会儿后,我突然想到可以拿着蜡烛去。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手电筒,蜡烛就成了我们在黑暗中唯一的照明工具。我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拿出一根蜡烛,然后用火柴将它点燃。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仿佛是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小船。我紧紧地握着蜡烛,一步一步地朝着茅坑的方向走去。
夜晚的村子,安静得有些可怕,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墨一般的夜空上,稀稀落落地挂着几颗星星,像疲惫的眼睛,无精打采地闪烁着。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只透出一丝微弱的光。路边的树木,在黑暗中犹如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声,就只剩下我的脚步声和蜡烛燃烧时发出的轻微 “滋滋” 声。我紧紧地盯着脚下那一点点被烛光照亮的小路,心里还是有些害怕。虽然那时候我年纪小,胆子却出奇地大,但走在这黑暗的小路上,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我时刻警惕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踩到路边的小河沟里。小河沟里的水早已干涸,只剩下一些杂乱的石块和枯黄的水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每走一步,我都感觉有一双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我,可当我猛地转头,却只看到无尽的黑暗,这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让我的心跳愈发急促。
终于,在似乎走了很久之后,我看到了那个熟悉又有些可怕的茅坑。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那是粪便和腐烂物混合的味道。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破旧的门,门轴发出 “嘎吱嘎吱” 的刺耳声,仿佛是在痛苦地呻吟。茅坑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在烛光的映照下,坑壁上的污渍显得更加阴森可怖。在茅坑的角落里,有一只破旧的布鞋,不知是谁遗落在此,在昏黄的烛光下,它显得格外突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我强忍着不适,把蜡烛放在地上,然后迅速脱下裤子开始上厕所。夜晚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在身上,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天晚上我有些便秘,不能一下子就解决完。
就在我努力的时候,突然,一阵风猛地吹了进来,那微弱的烛光瞬间被吹灭了。周围一下子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仿佛一个巨大的黑洞,要把我吞噬。黑暗中,我仿佛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声,“砰砰砰”,像战鼓一样敲击着我的神经。恐惧如同潮水般向我涌来,我的头皮发麻,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竖了起来。那一刻,我想起了村里老人讲的那些邪祟故事,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点,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沉重。
我顾不上其他,赶紧使劲,想要快点结束这一切。上完厕所后,我手忙脚乱地用那张硬硬的纸擦完屁股,然后迅速穿好裤子。
此时的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回家。当蜡烛的火苗被风猛地吹灭,刹那间,浓稠如墨的黑暗将我彻底笼罩。恐惧如同汹涌的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将我整个人紧紧淹没。四周静谧得可怕,静到我甚至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且紊乱的心跳声,那声音仿若要冲破胸膛,在这死寂的夜里肆意回荡。我慌慌张张地提上裤子,大脑瞬间陷入空白,此时此刻,心中唯一强烈的念头便是快点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安全的家。
我颤抖着伸出双手,在这浓稠如墨的黑暗中盲目地摸索着,妄图抓住哪怕一丝方向。可周围除了冰冷刺骨的空气,什么都触碰不到,每一次徒劳的摸索都像是在无形的墙壁上撞击,让我愈发心慌意乱。我哆哆嗦嗦地迈出脚步,每一步都走得充满恐惧与不确定。脚下的土地坑洼不平,暗藏着无数危机,我好几次被隐藏在黑暗中的石块和凸起的树根狠狠绊倒,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前扑去,重重摔倒在地上。膝盖和手掌擦破了皮,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可极度的恐惧让我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伤痛,只是匆匆忙忙地爬起来,甚至来不及拍去身上的尘土,便又跌跌撞撞地继续往前。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漫长的一个世纪,也许只是短暂得如同眨眼之间,等我再次有了些许意识时,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熟悉的家中,正躺在温暖的床上。被子的柔软触感和熟悉的气息让我稍稍安心。可关于这中间是如何从茅厕回到家的,我的记忆却像是被人用锋利的刀片硬生生地抹去了,只剩下一片令人心慌的空白。那一段经历仿佛被神秘的力量封存,任我怎么绞尽脑汁、努力回想,都无法捕捉到一丝一毫的片段,只留下满心的疑惑和隐隐的后怕。那些缺失的记忆,如同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在每一个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时刻,都忍不住打个寒颤。
第二天,外婆像往常一样来叫我起床,却发现我发起了高烧,而且烧得很严重。外婆焦急万分,赶紧找来各种土办法为我降温。昏暗的房间里,弥漫着浓浓的草药味,那是外婆为我熬制的退烧药。外婆坐在床边,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额头,那眼神里满是心疼与担忧。她时不时起身,用毛巾蘸着温水,仔细地擦拭我的脸颊和脖颈,嘴里还喃喃自语着 “快点好起来,我的宝贝”。在我迷迷糊糊的意识里,只感觉到外婆在我身边不停地忙碌着,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忧。
等我终于退烧的时候,外婆坐在我的床边,眼神中满是关切。她轻声问我:“孩子,那天晚上你去哪儿了?” 我还有些虚弱,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我去茅厕上厕所了。” 外婆微微皱了皱眉头,略带责备地说:“不是让你晚上不要去茅厕上厕所吗?” 我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为何不能去啊,外婆?” 外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晚上不能去,要不然会生大病,你看你这次生病,是不是很难受?” 我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有些不明白。
外婆接着又问:“你还记得你怎么回来的吗?” 我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啊,我只记得我擦完屁股后就不知道了。” 外婆看着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或许她觉得我还小,有些事情还不懂。毕竟那时候,我才知有 4 岁。
从那以后,外婆对我的夜间活动格外留意。她特意拿了个尿盆过来,认真地对我说:“晚上想上厕所就在这尿盆里上,牛棚都不要去。” 我看着那个尿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外婆的话。
不仅如此,外婆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张符,放在火上烧了,然后把烧符的灰溶在水里,端到我面前,非要我喝下去。那水的味道又苦又涩,我皱着眉头,一脸抗拒,但看着外婆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下去。在我们的传统里,烧符水被认为能驱邪治病,外婆的这些举动,虽带着迷信色彩,却饱含着她对我最质朴的爱。
在我睡觉的时候,外婆还在我的枕头底下放了一把剪刀和一个平安符。我好奇地问外婆这是做什么用的,外婆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在我发烧的时候,迷迷糊糊中,我仿佛听见外婆和外公在旁边小声地说着什么,其中有几个字传入我的耳中 ——“中邪了”。
那一次发烧,其实整整持续了一周,可在我混沌的意识里,却以为仅仅过了一天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回想起小时候的那件事,心里还是会忍不住后怕。我常常努力地想要回想起那个黑暗的夜晚,我到底是怎么回来的,但无论怎么想,记忆中都是一片空白。
那段经历,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谜团,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它让我对那个小村庄的夜晚,多了一份敬畏,也让我对外婆的那些看似迷信的行为,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感。每当想起那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自己,以及外婆那充满关爱的眼神和举动,心中总是五味杂陈,既有对童年恐惧的回味,又有对那份深深亲情的眷恋。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去了繁华的城市里读书、工作。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再也没有了小时候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但每当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思绪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个小村庄,飘回到那个充满恐惧和温暖的夜晚。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回复书号【16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