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骁”的《签到与审判:帝临九域》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诸天签到系统】:每日签到可随机获得功法(如《混沌造化诀》)、血脉(太古青龙血脉)、神器(诛仙剑匣碎片)等奖励,特殊地点(如葬神渊、剑冢)签到触发隐藏剧情。【无敌审判系统】:击杀反派或完成审判任务可积累“天道值”,兑换被动技能(如免疫精神控制)、时间回溯(每月一次)、领域技能(审判领域:强制压制境界)。...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签到与审判:帝临九域》,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李十三李修,故事精彩剧情为:当他的名字在报名册上出现时,场中响起一阵嗤笑,唯有李雪衣坐在二楼雅间,手中的玉骨折扇顿了顿。“第一场,李十三对战李猛。”李猛是外门弟子,淬体六重,此刻正摸着腰间的钢刀冷笑:“听说你击败了李昊表哥?我倒要看看,你这小身板能接我几刀。”李十三不答话,目光扫过演武场角落——那里埋伏着三长老的亲卫,袖口绣着...
阅读精彩章节
辰时,大比开始。
李十三故意换上破旧的衣袍,腰间别着生锈的铁剑,站在一众锦衣子弟中格外显眼。当他的名字在报名册上出现时,场中响起一阵嗤笑,唯有李雪衣坐在二楼雅间,手中的玉骨折扇顿了顿。
“第一场,李十三对战李猛。”
李猛是外门弟子,淬体六重,此刻正摸着腰间的钢刀冷笑:“听说你击败了李昊表哥?我倒要看看,你这小身板能接我几刀。”
李十三不答话,目光扫过演武场角落 —— 那里埋伏着三长老的亲卫,袖口绣着的骷髅纹与腐骨门如出一辙。他故意露出破绽,让李猛的钢刀划破肩头,鲜血溅在青石板上。
“就这?” 李猛大笑,“凝脉境以下第一人?我看是靠运气!”
“叮 —— 检测到目标李猛,曾参与欺凌原身三次,符合审判条件。”
审判系统的提示音让李十三眼中寒光一闪。他突然握住钢刀刀刃,庚金护盾在掌心凝聚,钢刀竟无法再深入半分。李猛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武器被生生捏弯,下一刻,断刃已抵住他的咽喉。
“承让了。” 李十三收剑,目光扫过三长老铁青的脸。
接下来的几场比试,李十三皆以险胜收场,每次受伤都会故意露出断刃的气息。三长老终于坐不住,借故离开演武场,直奔后山禁地 —— 他以为李十三重伤,正是夺取残剑的好时机。
月食初现,后山禁地。
李十三站在第三棵老松树下,断刃插入地面,青铜令牌发出强光。古戒的云雷纹与地面的阵眼重合,原本普通的松树突然分裂,露出向下延伸的石阶,尽头泛着庚金特有的冷光。
“叮 —— 剑神冢分冢开启,宿主可获得首次签到奖励。”
他深吸一口气,正欲踏入,身后传来破风声。三长老带着四名黑衣人拦住去路,手中握着与他相同的残剑令牌:“小崽子,你以为老夫不知道你父亲藏剑的地方?”
黑衣人同时出手,手中武器竟是血魂殿的标志性兵器 —— 血纹刀。李十三早有准备,审判之眼早已看穿他们的弱点,断刃连挥,庚金剑芒如秋风扫落叶般斩断血纹刀。
“你!你竟然领悟了剑神冢的庚金剑意!” 三长老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残剑令牌出现裂纹。
李十三一步步逼近,断刃上的剑芒越来越盛:“三长老,你勾结血魂殿,修炼禁术,欺凌同族,该当何罪?”
“叮 —— 检测到目标李崇山,恶行值:背叛家族、修炼邪功、杀人灭口 12 起,符合终极审判条件!”
审判系统的提示音让三长老面如死灰。他忽然掏出一枚血色玉简,正是血魂殿的 “血祭玉简”:“就算死,我也要拉你陪葬!”
李十三却不闪不避,断刃骤然挥出,直接斩碎玉简。庚金灵气顺着玉简碎片涌入古戒,戒面的云雷纹竟又明亮几分,禁地的石阶上,第一柄残剑的轮廓渐渐清晰。
“三长老,你的阴谋,到此为止了。”
断刃抵住三长老的命门时,大长老带着执法堂弟子赶到。看着地上的血魂殿令牌,大长老叹了口气:“押入后山石牢,等候族规处置。”
月食达到顶点时,禁地的石门完全开启。李十三握着断刃,望着门内漂浮的庚金残剑,心中澎湃。古戒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 —— 剑神冢分冢首次签到成功,获得《庚金剑诀》(黄阶巅峰),附赠中品灵器‘庚金护腕’。”
他戴上护腕,断刃与残剑产生共鸣,剑身上的血迹竟化作一道剑痕 —— 那是父亲当年留下的剑意。这一刻,李十三终于明白,母亲留下的古戒,不仅是系统的钥匙,更是剑神冢的传承信物。
演武场的喧嚣渐渐远去,李十三站在禁地门前,望着门内闪烁的剑光。他知道,三长老的倒下只是开始,血魂殿的高层,青云阁的秘密,还有葬神渊最深处的剑神冢,都在等待他去揭开。而明日的大比,不过是他布局中的一环,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父亲,母亲,” 他低声自语,“你们留下的剑,我会让它重新绽放光芒。”
当月光重新洒在后山时,李十三踏入禁地,断刃与残剑的共鸣在山谷中回荡。老周头站在松树下,望着少年的背影,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二十年前的血案,今日终于有了转机,而李家的历史,也将因为这个少年的存在,彻底改写。
厢房内,李雪衣望着手中的传讯符,上面新增的字迹让她轻笑:“剑神冢现世,看来州城那场盛会,会变得有趣了。” 她指尖抚过青云阁令牌,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李十三,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呢?”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回复书号【16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