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删减版本的现代言情《假死十年,公主回京大杀四方》,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向阳光奔跑,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萧衡蒹葭。简要概述:【女主土著+权谋+微群像】蒹葭是京城出了名的倒霉蛋,谁沾谁倒霉那种。出身尊贵,却四岁丧母。被皇后外祖母接入宫中抚养,皇后获罪被关;被太子舅舅接入东宫抚养,太子救驾重伤;被太子妃送回家中后,却在外出时遇刺“身亡”。这一死,就是十年。十年后,死而复生的蒹葭带着长平公主的封号重返京城,再次坐实了衰神附体的名声。不过,这次的衰神附体和十年前又有所不同。十年前:谁对她好谁倒霉;十年后:谁对她不好谁倒霉。相反,那些真心对她好的人,日子却过得越来越好。没看缠绵病榻十年,等着咽气的太子都康复了么?还有被禁足了十年的皇后也被放了出来,重掌宫权。……众人悟了,原来这不是衰神,而是福星啊。那还等什么?上赶着巴结吧。...
小说叫做《假死十年,公主回京大杀四方》,是作者“向阳光奔跑”写的小说,主角是萧衡蒹葭。本书精彩片段:”“自那之后,我就知道习武这条路走不通了。大哥是嫡长子,有祖父照看,想习武,祖父就给他请来最好的武师父,我不过是区区一名庶子,又有谁会为我做主?后来我想通了,学文也没什么,只要我肯下苦心,考中进士,就能谋个外放的差事,离了这里。”“可直到我认真读书了,才明白姨娘的话是什么意思。二哥是嫡子,二哥读书不...
阅读最新章节
昨天自家老爷去拜见公主的时候,公主虽然对自家老爷淡淡的,却没有为难,何至于今天就故意刁难了?
田业走到椅子旁,撩衣服坐下,狠狠地吐出一口郁气:“还不是二哥!”
如此这般的把经过说了一遍,“要不是我及时拦着,替他向严嬷嬷道歉,公主计较起来,便是罚了二哥,二哥也只能受着!谁也说不出公主半点不是!二哥虽然是公主的叔父,但严嬷嬷是人家嫡亲外祖母的人,代表的是皇后娘娘!论长幼,论尊卑,公主维护严嬷嬷半点错都没有!”
“结果可倒好,我帮他一场,他不说感激,竟然还拿我作筏子,训了我一顿,仿佛我是卑躬屈膝的小人,他高洁无畏,多有骨气似得!”
越说越气,忍不住回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一家子受到的欺压,“从小姨娘就跟我说,如果我留在京城,在嫡母的眼皮子底下,一生都不可能出头。要我好好习武,将来进入田家军,靠军功谋前程。”
“我虽然是庶子,但到底是国公府血脉,有祖父照看着,总比旁人容易出头。可父亲喜文厌武,听说姨娘的话之后,发了好大一通脾气,还把姨娘送到了庄子上,不到一年,姨娘就没了。”
“自那之后,我就知道习武这条路走不通了。大哥是嫡长子,有祖父照看,想习武,祖父就给他请来最好的武师父,我不过是区区一名庶子,又有谁会为我做主?后来我想通了,学文也没什么,只要我肯下苦心,考中进士,就能谋个外放的差事,离了这里。”
“可直到我认真读书了,才明白姨娘的话是什么意思。二哥是嫡子,二哥读书不成,我是绝对不能越过二哥去的……”
饭菜里面下泻药,寒冬腊月的晚上窗户被人打开,隔三差五的被嫡母责罚跪祠堂抄经书……手段太多太多,直到他差点被一场高烧要了命,他才彻底认清现实。
嫡母是不会允许他超过二哥的,哪怕有一丝一毫的比二哥优秀,嫡母都会不允许。
不得已,为了性命计,他不得不忍着不甘变得平庸。
提起过往,田业字字泣血,“我认了命,在府里面窝囊的活着,可是你又犯了什么错,咱们的儿女又犯了什么错,要跟着我一起受委屈?!原先我还想着,等着老夫人没了,咱们一家子就能分出去,过自己的日子。可我现在不想忍了,我不想咱们的儿女重复走我的老路。”
邹氏心疼的握着田业的手,泪流满面:“老爷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除了忍耐,咱们还有什么办法?老夫人是不会允许咱们分出去的。”
田业眼底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一字一顿道:“现在府里面,可不是老夫人说了算!”
邹氏哭声一顿,震惊的看着田业:“你想投靠大姑娘?可是,你不是说大姑娘现在的尊荣就是空中楼阁,不能长久吗?”
“是我想岔了。”田业反过来拉住邹氏的手细细分析,“我原想着,皇上会因为大哥的事迁怒公主,可你看看今天皇上对公主的赏赐,像是迁怒公主的样子么?”
邹氏摇头:“不像。”
哪里是迁怒,分明是恩宠。
“这就对了!公主是皇上的外孙女,都说隔辈亲,皇上再如何,也不会和一个孩子计较。只要公主不倒,咱们投靠公主总没错。”
邹氏细细琢磨一番,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迟疑道:“可是,公主能看得上咱们吗?”
长平公主可不是个念亲情的。
田业沉吟:“事在人为。瑶儿和公主年龄相仿,让她没事多跟公主走动走动。另外,背后听到有人议论公主,说公主的不是,你们要坚定的站在公主这边,维护公主的名声。”
邹氏点头应下:“我听老爷的。”
……
蒹葭还不知道,因为皇上的赏赐,三房已经决定要投靠她了。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她就坐上马车赶往东宫。
董二驾车,燕支和严嬷嬷作陪。
严嬷嬷絮絮叨叨的说着东宫的事情:“……到了东宫,见过太子殿下后,您还要去太子妃那里请个安。只是太子妃和太子不睦,太子妃见了您怕是会迁怒您,如果她说的难听了,您只管当做没有听到,不用理会。她也不敢太过分,如若过分了,老奴自有言语应对。”
提起太子妃,严嬷嬷没有一丝一毫的敬重,只有满满的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