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陈砚周荣刚,由大神作者“江河大爷”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卷王陈砚猝死后,成了大梁朝一个举人刚出生的独子。爹有出息,当儿子的他麻溜躺平了,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谁知六岁那年他和农户陈家的孩子抱错了,假少爷回到陈家当天下地干活,就被蚂蟥吸了一上午的血,连着在床上躺了两天才缓过来。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他似乎只有科举一途可走。为了能中举躺平,他卷生卷死,一不小心夺走了权臣之子内定的案首之位。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漏雨房、厕号、考官打压等不公接踵而来。既然不让他躺平,那他就卷死官场上的老登们!...
最具潜力佳作《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陈砚周荣刚,也是实力作者“江河大爷”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卢氏和陈砚虽然下午才到,菜市里的人并不少,整条街都能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卢氏把篮子放下,揭开盖在上面的一小块布,露出里面的鸡蛋,就给了陈砚一个眼神,陈砚张口就喊:“鸡蛋,新鲜的鸡蛋!”进城要交钱,来卖菜的人自是不会带家里孩子过来,也因此,陈砚稚嫩的声音在嘈杂的菜市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没多久就有个老婆...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在线试读
大房的花销真是高得离谱。
卢氏搂紧陈砚的肩膀,陪着笑脸道:“差爷,老婆子孤身孙子来卖鸡蛋,就是想换口吃的,身上也没银钱,您看能不能用鸡蛋抵?”
年轻差役皱眉:“这进城钱又不是我收着,你给鸡蛋我怎么向上头交差?”
卢氏笑得越发讨好,从篮子里摸出三个鸡蛋塞进年轻差役手里,目露恳求:“您行行好吧?”
年轻差役扫了眼祖孙俩的穿着,又瞥了眼卢氏篮子里剩余的十一个鸡蛋,便知两人是真没钱,就放两人进了城。
卢氏一边走一边心疼她的鸡蛋。
“三个鸡蛋能换三文钱,今儿你的画要是卖不出去,我就把你屁股揍开花!”
陈砚下意识捂着自己的屁股,顿觉压力山大。
卢氏是将家里藏起来的鸡蛋都带来县城了,自是要去换成钱。
县城的菜市在西边,而书坊在北边。
陈砚是想去北市多找几家书坊看看,可卢氏要先去卖鸡蛋,为了自己耳朵不受累,陈砚只能跟着卢氏先去了西边的菜市。
说是菜市,其实就是乡下的农户们挑着自家种的菜摆在路边卖,虽有一条街,实际农家种的菜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
上午的菜新鲜,那些大户家的管事都会一早来挑新鲜菜买回去。到了下午,菜都被晒蔫儿了,价钱就要跌下去,县城普通人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来买便宜菜。
卢氏和陈砚虽然下午才到,菜市里的人并不少,整条街都能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
卢氏把篮子放下,揭开盖在上面的一小块布,露出里面的鸡蛋,就给了陈砚一个眼神,陈砚张口就喊:“鸡蛋,新鲜的鸡蛋!”
进城要交钱,来卖菜的人自是不会带家里孩子过来,也因此,陈砚稚嫩的声音在嘈杂的菜市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没多久就有个老婆子挎着篮子过来。
一看才十一个鸡蛋,那老婆子就“啧啧”两声:“你们祖孙俩花两文钱进城,就卖这么几个蛋,真是有钱烧得慌。”
陈砚就感觉身后多了道火辣辣的目光,脊背却升起一股寒气。
今儿这画要是卖不出去,他怕是要完了。
卢氏叹口气,就跟那老婆子道:“农忙累人呐,我就想着来县城买点肉回去给家里人补补,也就是这两天攒了几个蛋拿来卖了,没指望挣钱。”
那婆子一听是这两天才下的新鲜蛋,当即全买下来了。
卢氏将十一个铜板数了两遍,确认没错后装进一块有两个补丁的洗得发白的钱袋子里,又塞进怀里,用苍老的手压紧,这才喜滋滋地带着陈砚去北市。
与西市比起来,北市就要清幽许多。
北市除了书坊书肆外,还有好几个书院,陈青闱所在的鹿鸣书院也在北市。
这里的铺子都是前面是卖书的书肆,后院就是印书的书坊。
陈砚往北市街头一站,选了个最大的书肆,斗志昂扬的进去,然后被客客气气地请出来。
书肆有自己的画师,也早就刻好版了,换新画费时费力不说,实在太费钱,对书坊来说很不划算。
大梁的印书已经普及了,凡是大批量售卖的书都是雕版印出来的,那些插画的版一旦雕刻出来,就会一再地重复使用,即便陈砚画得再好,书肆也轻易不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