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江河大爷”大大创作,陈砚周荣刚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卷王陈砚猝死后,成了大梁朝一个举人刚出生的独子。爹有出息,当儿子的他麻溜躺平了,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谁知六岁那年他和农户陈家的孩子抱错了,假少爷回到陈家当天下地干活,就被蚂蟥吸了一上午的血,连着在床上躺了两天才缓过来。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他似乎只有科举一途可走。为了能中举躺平,他卷生卷死,一不小心夺走了权臣之子内定的案首之位。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漏雨房、厕号、考官打压等不公接踵而来。既然不让他躺平,那他就卷死官场上的老登们!...
古代言情《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是作者“江河大爷”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陈砚周荣刚,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陈砚将晒蔫儿了的荷叶丢掉,戴上大草帽后,大跨步进入县城最大的书肆,卢氏赶忙迈腿跟上。那伙计一瞧见他就认了出来,当即一声惊呼:“你们可算来了!”说着就迎上来,热情地将卢氏和陈砚往内室引。待到坐下,茶水点心也都摆上了桌,他这才喜笑颜开地退了出去。这内室的南边挂着一幅山水画,正对着画的是靠墙的书架,上面只...
精彩章节试读
祖孙俩到县城时已是热气腾腾。
陈砚一进城就往路边的茶摊坐下,无论卢氏如何拽都不起来。
卢氏磨着牙掏钱给他买了碗茶,坐在一旁叨叨:“家里没水你喝?非得来县城花钱买茶,白白费钱。”
陈砚并不理她的絮叨,一口喝完,将空茶碗往桌子上一放,就朗声喊摊主:“再来一碗。”
卢氏将一口老牙咬得咯嘣响,却也不敢真拦着不让喝。
这混小子是三房的独苗,这么大热天把他带出来,真要是热出个好歹,她这条老命赔他都不够。
茶水端上桌,陈砚推到卢氏面前。
卢氏瞪圆了双眼:“你不喝?”
“我肚子已经喝饱了,这碗是给阿奶您买的,您要是不喝就倒了。”
陈砚那无赖样将卢氏气个半死,可又舍不得真把茶倒了。
从陈家湾赶到县城,卢氏也渴得厉害,只是舍不得钱才一直忍着,这会儿钱都付了,她仰头一口喝完。
喝完盯着空碗,她心疼得眉心拧成了疙瘩。
一个铜板就这么喝没了。
刚开口要絮叨,陈砚已经起身走了。
卢氏只能将话咽回肚子里,掏出两个铜板给摊主后赶紧跟上去。
陈砚将晒蔫儿了的荷叶丢掉,戴上大草帽后,大跨步进入县城最大的书肆,卢氏赶忙迈腿跟上。
那伙计一瞧见他就认了出来,当即一声惊呼:“你们可算来了!”
说着就迎上来,热情地将卢氏和陈砚往内室引。
待到坐下,茶水点心也都摆上了桌,他这才喜笑颜开地退了出去。
这内室的南边挂着一幅山水画,正对着画的是靠墙的书架,上面只零星摆着几本书,更多的却是茶具、砚台、笔墨等,还有一支干枯了的梅枝。
卢氏看到那梅枝就忍不住想,这些文人真是奇怪,把一根柴火插在那么好看的一个花瓶上,还认为是风雅。
心中虽是这般想,她却只在椅子上坐了半边屁股,很是拘谨。
一抬眼,就瞧见陈砚正拿着块糕点吃着。
她一急,就要阻拦,外面响起脚步声,她侧身过去,一把夺过陈砚手上的糕点塞进竹篮里,又用自己的袖子往陈砚嘴上胡乱抹了几下,拽着陈砚站起身,对着进来的掌柜笑脸相迎。
陈砚嘴唇被擦得火辣辣的疼,却依旧慢条斯理将嘴里的茯苓糕咽下去。
进来的是位四十多岁的,长相极为端正的男子。
他认得,这位是书香斋的掌柜,上回他来卖画,这位颇为不耐烦地摆摆手,开口就是“不收,我们有自己的画师”。
今个儿这满脸笑容,倒是和善不少。
书香斋的掌柜目光在祖孙二人脸上一扫,就落在了卢氏身上,笑呵呵问道:“老嫂子来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