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很喜欢《清冷世子难自持,表妹声声唤我名》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年年穗岁”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清冷世子难自持,表妹声声唤我名》内容概括:胆小耿直表姑娘x清冷孤高世子爷双洁,伪骨,家长里短,HE*靖海侯府世子张嘉止南下办差,奉祖母之命将府上表姑娘胡清嘉带回长安。初时,他只将她当做妹妹,虽时常照拂,却也只以为自己是可怜她小小年纪没了娘。某日意外中药,他与胡清嘉共处一室。他拼尽全力克制自己,将自己锁在角落,不愿伤害表妹一丝一毫。欲海滔天,偏偏表妹茫茫然唤了他一声表哥。向来孤高清冷的张世子自此堕落。隔着屏风,他低声诱哄懵懂表妹一声声唤他名字。一边沉沦,一边暗想:张嘉止,你真恶心。*胡清嘉初到靖海侯府,谨小慎微,临深履薄,不敢有一丝一毫逾矩。可随着时间流逝,日日相处,她发现靖海侯府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老侯爷仁慈豁达,老夫人面硬心软,还有各位兄弟姊妹,虽偶有龃龉,却依然还是一家人。当然,还有那位……张世子……张嘉止仙人之姿,胡清嘉不敢肖想,只得暗暗藏起自己的心思。直到多年以后,二人心意相通,张嘉止挨了老祖宗一通打,才终于求得心上人为妻。新婚第二日,胡清嘉看着夫君安睡容颜,想起昨夜被翻红浪,想起昔年共处一室,笑着啐他:哪里是什么有匪君子,分明是登徒子。...
热门小说《清冷世子难自持,表妹声声唤我名》是作者“年年穗岁”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胡清嘉张嘉止,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我未婚夫婿是长安城靖海侯府的玉面阎罗张世子!你……你若敢动我,他不会放过你的!”长安城靖海侯府的玉面阎罗张世子张嘉止听到这颤颤巍巍的话,立时脚步一顿、停在原地。一旁,他的友人徐元翰也是眉梢轻抬,满脸讶异。他扭头看向张嘉止。?你什么时候有未婚妻了?我怎么不知道?徐元翰眼底的惊诧太过明显,张嘉止瞟了一眼便知道他想说什么。张嘉止没吭声。二人齐齐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在一条僻静幽暗的小巷中,有一身形...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得了这般直白的表扬,张嘉钰嘴角笑意更甚。若是她背后有根尾巴,那简直是要翘到天上去了。
老侯爷笑着逗这小孙女:“小六,你可得感谢你翁翁我啊!当初若不是我力排众议,遂了你的愿把你送去齐家学枪,只怕你今日要被乔七打得哭鼻子呢!”
张嘉钰笑眯眯凑到老侯爷身边去,挽着他的胳膊同他撒娇:“是呀是呀!我得好好感谢阿翁!阿翁是这世间最好的阿翁!”
“你这小皮猴!”
一时间,屋内乐呵呵笑成一团。
笑谈间,张嘉澍说起另外一件事,“阿翁阿婆,今日夫子说,过几日书院会带领学生去梁州游学。”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几个都想去长安城外看一看,不知阿翁阿婆如何想此事?”
游学的事儿,几个孩子回来以后都已经知会过自家父母,此刻几位夫人听了,倒也不觉得奇怪。
倒是老夫人,听到梁州二字,眉梢轻动。
老侯爷捻着胡须,笑着说这是好事,“三郎,你明年就要科考,这时候出去转一转,对你的眼界很有好处。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诗词,都要言之有物,可不能纸上谈兵、无病呻吟。”
一听这话,张嘉澍喜上眉梢,几位弟弟妹妹也跟着笑起来,“多谢阿翁!”
老夫人也嘱咐:“你们姑母在梁州,这次游学,正好可以去见见。”
“还有,出门在外,须得注意安全。三郎四郎,你们两个是做哥哥的,要看顾好底下的弟弟妹妹;你们几个小的,在外面也要听兄长的话,时刻谨记长兄如父。知道了吗?”
“知道了!谨记阿婆教诲!”一群孩子异口同声地应答。
两位老人到底年纪大了,坐不了一会儿便显出几分疲态,侯夫人适时提出告退,领着几位妯娌和一群孩子齐齐告退。
等出了松鹤院,张嘉澍及时叫住胡清嘉,“表妹,我把我以前做过的功课和注解都整理好了,你要现在去我那里拿吗?”
“这么快?”胡清嘉喜出望外,“多谢三表哥!”
胡清嘉有些课学得不好,便想借兄弟姐妹从前做过的功课注解学习学习。
她倒是想借张嘉岚和张嘉钰的,但九妹妹天生奇才、过目不忘,六妹妹纸笔间的功课不好,还是张嘉钰给她牵线搭桥,说可以借她三哥哥的功课看一看。
此刻二人达成一致,张嘉澍与三夫人说了一声以后,便领着胡清嘉和张嘉钰往他书房而去。
剩下几人各回各屋,倒是几位夫人继续同行走了一段路程。
四夫人回头看了眼张嘉澍、胡清嘉和张嘉钰离去的方向,意味不明地哼笑一声,“我说你也真是心大,那表姑娘和三郎走得那般近,你这做娘的倒是也放心。”
“嗬——”
三夫人知道,四夫人这是点她呢。
她乜了四夫人一眼,“他们兄妹两个,再是守礼不过的,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因着与张嘉钰关系好,胡清嘉与张嘉澍多有来往。但每次,胡清嘉都会拉着张嘉钰一起,身边也有丫鬟仆从跟随,从未在私底下与张嘉澍单独接触。
也是因此,三夫人知晓俩孩子都没那个心思。
但四夫人却是不信,轻嗤一声,“一个二郎,一个三郎,今日去二郎那里练练字,明日去三郎那里做做功课,反正我是看她心思深得很。”
“不早作提防,省得日后怪我这个做妯娌的没提醒你们。”
侯夫人听了这话,指尖轻微捻了下柔滑光洁的锦帕。
事关世子,她是做继母的,有些话不好开口。
三夫人却没那些个顾忌,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是,那可真是多谢四弟妹,整日帮我们想着这些龌龊事儿了。”
“你……”四夫人猛地顿住脚步,扭头狠狠剜了三夫人一眼,“你有什么可厉害的,看看你那好女儿,整日里舞刀弄枪,像个什么样子?全然没有半分大家闺秀的矜持!”
“你再不管管她,我看她日后能找个什么好人家!”
“舞刀弄枪怎么了?碍着你什么事儿了?我钰儿爱干什么干什么,你个乡下来的懂什么?”
这下可好,一句话捅心窝了,四夫人火冒三丈、七窍生烟。
“你!你!姓杨的!你说什么混账话呢在这里?你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
眼看着两位夫人要打起来,侯夫人眉峰一压,低声呵斥:“好了!吵吵闹闹的,像个什么样子!”
到底是长嫂,身份摆在那儿,三夫人、四夫人再是生气,也不敢当众忤逆侯夫人。
可叫她们立刻换了笑脸和和睦睦,那也是不可能的。
俩人互相瞪了眼对方,皆是冷哼一声,转过头去再不看彼此。
“你一个做长辈的,别整日里胡思乱想,免得坏了兄妹间的感情。”
这是说四夫人。
“还有你,多大年纪的人了,嘴里还没个遮拦?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自己不知道?”
这是说三夫人。
侯夫人各打五十大板。
“在这里当众吵架闹笑话,脸面还要不要了?”
当年琅嬛长公主诞下双胎没多久就和靖海侯和离,翻年,靖海侯迎娶继室过门。
除了早早成婚的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的婚事都是由侯夫人操办的。故而两位夫人对侯夫人很是尊重。
听侯夫人发了一通火,两位夫人再不敢在明面上闹别扭,皆是低声认错。
侯夫人沉默半晌,终是缓和口气,“行了,都回各自屋里去吧。”
“天气热,脾气也跟着燥,怪不得你们。叫大厨房熬一锅通心莲子汤,各房各屋都送去一碗,好叫大家喝了去去火。”
“多谢大嫂。”
……
又过了两日,张嘉止终于将自己手头的一应事务准备妥当。
他要去梁州出公差,儿行千里,总要知会家中长辈一声。
这对父子俩的秉性和老侯爷截然不同,倒是和年轻时候的老夫人很像,端庄、稳重,几乎没什么笑模样。
便是私底下小聚,也严肃得像是朝堂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