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内容精彩,“浩然正气的哥哥”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李承乾李世民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内容概括:他穿越到大唐,成为了太子李承乾,不断签到。第一年,签到三千“罗网”密探,个个身手不凡,善于潜伏刺探。第二年,签到蜀山,蜀山剑仙三千,皆听太子号令,可开宗立派。第三年,签到百万石粮草,足以支撑一支大军半年用度。第四年,签到神兵利器图纸无数,从百炼横刀到破甲重弩,制作工坊。及至今朝,李承乾,这八千铁浮屠,重甲骑兵的巅峰,人马俱铠,冲锋起来山崩地裂,足以横扫任何一支重骑兵。这一日。李世民准备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李承乾率领八千铁浮图,玄武门对狙!八千就八千,陛下自称太上皇!李世民:李承乾,你要造反吗!李承乾:父皇!请称陛下!李世民:你焉敢如此!李承乾:为何不敢!你都敢玄武门之变!我为何不敢!...
很多网友对小说《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非常感兴趣,作者“浩然正气的哥哥”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李承乾李世民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大唐,贞观五年,初春。晨光熹微。空气中还带着料峭的寒意,混杂着宫中特有的熏香,宁静而肃穆。李承乾早已醒来,他身着一袭素色丝绸寝衣,静静地靠在床头,双目阖着,俊朗的眉宇间却不见半分安眠的恬静,反而微微蹙起,在倾听着什么。他不是在听风声,也不是在听宫人蹑手蹑脚的走动声。而是在听一个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叮!那声音冰冷、机械,不带丝毫感情,准时在他脑海中响起,五年如一日。恭喜宿主,今日签到成功,获得八千大...
阅读精彩章节
是他心中最深、最不愿被人触碰的伤疤!
他可以容忍儿子们争斗,可以容忍他们彼此算计,但他绝不容忍任何人,将“玄武门之变”这四个字,如此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
更何况,说出这句话的,还是他的太子!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胸口一阵气血翻涌,喉头泛起腥甜。
他死死地攥住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想发作,想雷霆震怒,想将这个胆大包天的逆子拖出去斩了!
可是,他不能。
李承乾的话,太毒了!
也太准了!
他抽李泰,是因为李泰“目无兄长”。
这是在维护皇家礼法,维护储君的尊严。
他提玄武门,是在警告李泰不要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重蹈覆辙。
字字句句,都站在“理”上。
他李世民,当年不就是因为兄长李建成的逼迫,才愤而反击的吗?
如今,李承乾当众点出李泰的野心,将他放在了当年李建成的位置上。
如果自己因为这句话而重罚李承乾,那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他这个皇帝,支持儿子们为了皇位自相残杀?
他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是被逼无奈,而是本性如此?
这简直是把黄连塞进了他的嘴里,苦得他说不出话来。
他郁结于心,却只能硬生生将这口恶气咽下去!
满朝文武,此刻已经不是震惊,而是惊骇了。
他们看着那个依旧面色冷峻的太子,感觉自己是第一次认识他。
这还是那个温和恭顺,甚至有些懦弱的储君吗?
这分明是一头蛰伏已久,终于亮出獠牙的猛虎!
朝堂之上,李承乾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占尽了上风。
李泰捂着脸,又羞又愤,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再多说一句,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有不臣之心。
那个罪名,他担不起。
最终,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退……朝……”
说罢,他猛地一甩袖,头也不回地走下了御阶,龙行虎步间,却带着难掩的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