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六零,小公安的快乐日常奚棠邹春荣全文阅读免费全集_热门完本小说胎穿六零,小公安的快乐日常奚棠邹春荣

完整版现代言情《胎穿六零,小公安的快乐日常》,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奚棠邹春荣,由作者“一夜风听雪”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半架空年代文家长里短微群像八卦极品四合院微金手指】一场意外,奚棠穿越到了六十年代,成为了老奚家的独生女,有了一对待她如珠如宝的父母以及泼辣护短的姥姥。跟随父母的工作调动搬到了四九城的四合院以后,奚棠努力参加招工考试,成为了城南区派出所一名小公安,从此开始了八卦与狗血齐飞,奇葩共人渣一色的职业生涯。...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胎穿六零,小公安的快乐日常》,超级好看的现代言情,主角是奚棠邹春荣,是著名作者“一夜风听雪”打造的,故事梗概:叶月娥和婆婆不同,是另外一种画风,柔弱小白花风格的。她是农村人嫁到城里的,娘家在城郊。一般来说城里人都是不愿意娶农村人的,因为农村人没有定量,娶回家里来可不仅仅是多了一张嘴,以后生的孩子户口随了母亲都是农村户口,家里不用想就知道有多重。可是叶月娥长得漂亮,何旺要死要活地娶了回来,把何张氏气了个半死...

胎穿六零,小公安的快乐日常

阅读最新章节

他们大院是个五进的四合院,前院是倒座房,住着两户人家。
其中一户是鲁兆兴和邹春荣,他们夫妻俩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嫁人去了随军,大儿子鲁建中在厂里当学徒工,小儿子鲁建国还在念初中。一家四口两个工人,还有一个是八级工人,日子过得美滋滋,在四合院属于第一档的人家。他们家目前最大的烦恼就是小儿子,要是考不上高中,那就得立马去下乡。
另一户人家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小夫妻,马玉竹和秦平伟,都是双职工,夫妻俩一个是机械厂的工人,另一个是供销社的售货员。两口子都有工资,还没孩子,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平时花钱吃喝十分大方,院里不少人都眼红他们家。这不,今天两口子就提着东西回娘家了。
二院就是奚家人住的院子,一共三户人家。奚家现在的屋子以前住的是机械厂一个小领导一家,小领导家里长辈以前是做小生意的,运动起来后他们家担心出事,携家带口申请去西南参加三线建设了,厂里就把房子分配给了奚家。
何张氏一家也住在二院,儿子何旺去年因公牺牲,留下了寡母何张氏、妻子叶月娥和三个儿子,8岁的金宝、6岁的银宝和三岁的铜宝。但是别看他们家孤儿寡母的,可是院里最不好惹的人家之一。何张氏是院里第一泼妇,守寡多年,独自拉扯大了儿子,是出了名的尖酸刻薄和胡搅蛮缠,还爱占便宜,人缘极差。
叶月娥和婆婆不同,是另外一种画风,柔弱小白花风格的。她是农村人嫁到城里的,娘家在城郊。一般来说城里人都是不愿意娶农村人的,因为农村人没有定量,娶回家里来可不仅仅是多了一张嘴,以后生的孩子户口随了母亲都是农村户口,家里不用想就知道有多重。可是叶月娥长得漂亮,何旺要死要活地娶了回来,把何张氏气了个半死。生了三个孩子后,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何旺没了以后,叶月娥接了他的工作,三个孩子都转成了城市户口有了定量,日子反倒比之前好过了一点。
二院的另一户人家姓蒋,蒋大爷和高大娘带着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一起住。蒋家儿子名叫蒋俊辉,师范毕业,现在是厂办小学的老师,儿媳妇卫淑花是机械厂的车间工人,两人结婚好几年才生了一儿一女,儿子今年三岁,女儿还不满周岁。蒋家还有一个机械厂宣传部工作的女儿蒋秀芳,已经嫁人生子了,还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是蒋家老两口的心肝宝贝。
蒋家一家子除了儿媳妇都是这个年代少有的文化人,老两口识文断字,两个儿女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中专生,都是干部身份。虽说一家人都有点清高,但他们家在院里名声也还不错。
说完二院就到三院了。
三院的沙家是整个四合院人口最多的人家,三个大人五个孩子,足足八口人。好在他们是坐地户,住的房子是私产,和奚家一样有三间屋子,不用发愁住的地方。虽说房子够住,但他们家是整个四合院里过得最差的人家之一,原因无他,男人不行,还拖后腿!
沙家的男人沙德清是个酒蒙子,曾经也是机械厂的工人,在工作时间喝酒误事给厂里造成了重大损失,还伤到了手不能工作。本来厂里是想开除他的,但他媳妇刘婶子带着五个孩子和老婆婆跪在了厂子门口苦苦哀求,以死相逼才算保住了这份工作。虽然沙德清不能再回去工作了,但厂里同意保留工作岗位,等沙家大儿子高中毕业了就能接班,这期间厂里每个月发1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
靠着这10块钱,还有一家人打零工、糊火柴盒,日子总算熬下来了,沙家老大沙国繁今年高中毕业,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进厂的事情。
在三院里还有一户姓朱的人家,女主人曹大妈比起何张氏不遑多让,同样是出了名的泼妇,只不过他家男人朱大爷还在,平时好歹会管一下。他家是两个儿子,大儿子朱海洋高中毕业后家里花钱买了个工作,小儿子朱海涛运气就没那么好,年前的时候下乡了。
赵大柱对面的人家是孙家,人员配置和奚家有点像,都是只有一个独生女。但不同的是,奚棠虽然随母姓,唐东明却不是上门女婿,只是家里情况特殊。孙家的男人孙玉坤是实打实的上门女婿,他媳妇田凤莲是个恋爱脑,在父母都没了之后,火速把女儿田新云改姓了孙。这也就算了,她还死心塌地养着男人,自己一天到晚上班,工资却是孙玉坤去领,家里的一切家务也都是母女两人干的,孙云坤翘着二郎腿当大爷。
院里的老住户们提起他家直摇头,感叹田凤莲父母那么精明能干的人,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
四院的面积小一点。一户是叫赵大柱的单身汉,今年不到三十岁,亲妈死的早,亲爹和一个寡妇跑了,全家就剩下他一个人,无牵无挂无负担,在厂里当锻工。
还有一户人家是郑家,男主人郑天德是车间里的一个小组长,第一个媳妇没了之后,二婚娶了现在的媳妇毛秀秀,两人生的儿子今年才10岁。郑天德前头的媳妇给他生的一儿一女都主动申请下乡了,他也因此从普通工人一跃成为车间里的组长.......
这几户是鲁兆兴和邹春荣重点进行介绍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都比较能折腾,剩下的人家大都是这几年结婚的小夫妻或者新调过来的技术人员,平时存在感比较低。
拜访完了院里的人家之后,奚棠和父母回了自己家。
姥姥李老太正靠在炕上歇息,她年纪大了,舟车劳顿之后累得不行,下车进了屋子就直接躺下了,歇到现在才好了点。看到他们回来,打起精神问道:“院里的邻居都是啥样的?好相处不?”
奚惠宁一一说了,李老太听得直皱眉:“听起来就没几户人家是好相处的。”
她年纪大见识也多,轻而易举就听出了其中的猫腻。
唐东明不以为然:“院里的人基本都是工人,我怎么说也是厂里的领导,就算不好相处,他们也不敢怎么样的,您就不用太担心了。”
奚惠宁也赞同点头:“东明说的对,咱们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李老太还是有点不高兴,小小声嘟囔:“咱们家原来在东北过得好好的,那些人就非得折腾,害得棠棠大学念了一半就没得念了,咱们家还搬到这个地方.....”
“妈,你别说了。”奚惠宁赶紧阻止她,同样压低声音道,“小心隔墙有耳。”
李老太撇撇嘴,到底还是没再说下去。
奚棠听了姥姥的,也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