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王三牛王伟)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王三牛王伟)

以小说推荐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Diki粑粑”大大创作,王三牛王伟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王屠夫家满门壮汉,个个人高马大,膘肥体壮,活脱脱一窝黑熊精转世!偏偏小儿子王三牛是个异类——瘦弱、清秀、风吹就倒,站一起像只误入熊窝的小狐狸。杀猪?猪血兜头浇下,他先晕了!种地?锄头比他人都高!眼看在家快成“废人”,老娘含泪拍板:“儿啊,你这样子只能去科举给自己挣条路了!”王三牛:我太难了!穿越成病秧子,还被全家大力怪包围!杀不了猪,种不了地?行吧,只能勉为其难去科举了。谁料想,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过关斩将!从七品县令到礼部尚书,他硬是用笔杆子杀出了一条通天路!金銮殿上,新晋尚书王大人轻抚腰间祖传杀猪刀,微微一笑:“诸位同僚,寒门屠户之子在此——若想文辩,本官奉陪;若想武斗......此刀饮过千猪之血,也不介意多斩几个聒噪之人。”满朝朱紫,汗透官袍!...

点击阅读全文

火爆新书《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Diki粑粑”,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王明远亲自上手,按照方子和书上提点的步骤,指挥着母亲和嫂子帮忙。一个猪头劈成两半,一挂肥肠用草木灰和醋反复揉搓冲洗得没了异味,还有一副猪心猪肝。第一步,焯水去腥。大铁锅里注入冷水,将处理好的下水悉数放入,又倒入小半碗父亲舍不得喝的劣质浊酒(权当代替料酒),再拍进几块老姜...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在线试读

他攥着那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纸包,一路走,一路心尖都在颤。
晚上,王金宝让母亲和大嫂把准备好的东西仔细清理了出来。
王明远亲自上手,按照方子和书上提点的步骤,指挥着母亲和嫂子帮忙。
一个猪头劈成两半,一挂肥肠用草木灰和醋反复揉搓冲洗得没了异味,还有一副猪心猪肝。
第一步,焯水去腥。 大铁锅里注入冷水,将处理好的下水悉数放入,又倒入小半碗父亲舍不得喝的劣质浊酒(权当代替料酒),再拍进几块老姜。灶膛里柴火烧得旺旺的,水面很快翻滚起灰白的浮沫,一股浓烈的腥臊气弥漫开来。王明远用大笊篱仔细撇去浮沫,直到汤水变清,才将下水捞出,用冰冷的井水反复冲洗,直到触手温凉,彻底去掉杂质。
第二步,炒糖色上红亮。 家里没有冰糖,王明远便用红糖代替。锅里放少许荤油,油热后下红糖。王明远屏息凝神,用小火慢慢搅动,看着糖粒融化、起泡,颜色由浅黄变作深红如枣的糖稀。他不敢怠慢,迅速倒入一碗热水——“刺啦”一声响,糖色瞬间化作红亮的糖水,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焦糖特有的甜香。
第三步,熬制卤汤。 家里没有老汤底,只能从头熬制。王金宝早上买回的香料包被王明远用干净的粗布仔细包好,扎紧口子。大锅里重新添足水,放入焯好洗净的下水,倒入熬好的糖色水,再将那珍贵的香料包沉入锅底。最后,王明远又抓了一大把粗盐撒进去。灶膛里的火被压成了温吞的小火苗,锅里的汤水先是剧烈翻滚,随着香料包在汤中沉浮,奇异的复合香味——桂皮的辛甜、八角的浓郁、花椒的麻香、草果的厚重——开始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渐渐盖过了最后一丝腥气。汤色在糖色的晕染和香料的共同作用下,变成了诱人的深琥珀色。
时间一点点过去,锅盖边缘开始冒出绵密的白气,那香气也愈发霸道、醇厚,从灶房的门缝、窗隙里钻出来,弥漫了整个小院。
原本在屋里玩耍的虎妞和狗娃像两只被香味勾住的小馋猫,循着味儿就溜到了灶房门口,扒着门框使劲吸溜着鼻子:“好香!好香!娘,三叔,是不是肉好了?”
一个多时辰后,王明远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用筷子戳了戳锅里的猪蹄,轻易便穿透了皮肉。他小心地揭开沉重的木锅盖——
轰!
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肉香混合着深沉馥郁的香料气息,如同实质般喷涌而出,瞬间填满了小小的灶房,又顺着寒风飘散到院子里!
只见锅中汤汁浓稠红亮,猪头肉颤巍巍地泛着油润的光泽,猪蹄炖得软糯脱骨,肥肠吸饱了汤汁显得格外饱满诱人。那香气,醇厚、霸道、层次分明,既有肉脂的丰腴,又有香料的深邃,还带着一丝糖色赋予的微甜焦香,勾得人腹中馋虫大动!
“老天爷!这......这也太香了!”二哥王二牛第一个忍不住叫出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
王金宝也狠狠咽了口唾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比......比镇上酒楼飘出来的味儿还冲!”
王明远用筷子夹起一小块肥肠,吹了吹,先递给早已急不可耐的虎妞,又夹了块软烂的猪头肉给狗娃。两个孩子顾不得烫,囫囵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小脸却瞬间被巨大的满足感点亮:“肉肉!好吃!香!三叔真厉害!”
王明远自己也尝了一块猪肝,入口先是浓郁的咸香,接着是香料复杂的回味在舌尖层层绽放,最后是猪肉本身那被彻底激发出来的鲜美,毫无内脏的腥臊,只有满口的醇厚与满足。
“好!好!好!”王金宝连说三个好字,黝黑的脸上因激动泛着红光,最后一点对那五百文的心疼彻底烟消云散。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得吓人:“干!就干这个了!老大媳妇,赶紧的,把咱家那口最大的锅刷出来!老二,去柴房抱柴火!孩他娘,把剩下的下水都拿出来!三郎,你看着火候和料!咱今晚不睡了,熬它一大锅,明天一早,推到镇上去卖!”
第18章
天还没透亮,王家小院里已是人来人往。
一辆独轮车停在院中,车上安置着一个小泥炉,炉火正旺,旁边还放着一口沉甸甸的大铁锅。
锅盖边缘被厚布捂得严严实实,却依旧挡不住那霸道浓郁的卤香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在冬天的晨雾中勾魂摄魄。
锅旁几个大陶盆里,浸泡在深琥珀色卤汁中的猪头肉、肥肠、猪心猪肝,经过一夜的浸泡,早已吸饱了精华,呈现出诱人的酱红色泽。
赵氏抱着还在打盹的狗娃,拉着睡眼惺忪的虎妞,站在堂屋门口叮嘱:“路上当心,卖完了早些回来。”
王二牛用力点头,脸上是罕见的意气风发。
除了留下赵氏照看两个小的,全家总动员——王金宝亲自掌车,王大牛、王二牛兄弟俩一左一右护着推车,大嫂刘氏则挎着个大竹篮,里面是王明远昨晚特意嘱咐她与婆婆连夜赶烙出来的几十个白面饼子,还带着灶火的余温。
“爹,记住我跟您说的,”王明远裹紧了棉袄,临出门前又叮嘱道,“单卖卤味也行,但咱们这西北地方,最好卖的是‘卤味夹馍’。饼子中间剖开,热卤肉剁碎了塞进去,再狠狠浇上两勺滚烫的卤汤!保管吃得人舌头都掉下来!”
王金宝咧嘴一笑:“晓得了!昨晚试的那一个,香得我半夜想起来还咽口水!”
他想起昨晚全家明明吃过晚饭,却还是被那卤香勾得坐立不安,最后一人忍不住分食了一个夹馍。"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