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王三牛王伟,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Diki粑粑”,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王屠夫家满门壮汉,个个人高马大,膘肥体壮,活脱脱一窝黑熊精转世!偏偏小儿子王三牛是个异类——瘦弱、清秀、风吹就倒,站一起像只误入熊窝的小狐狸。杀猪?猪血兜头浇下,他先晕了!种地?锄头比他人都高!眼看在家快成“废人”,老娘含泪拍板:“儿啊,你这样子只能去科举给自己挣条路了!”王三牛:我太难了!穿越成病秧子,还被全家大力怪包围!杀不了猪,种不了地?行吧,只能勉为其难去科举了。谁料想,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过关斩将!从七品县令到礼部尚书,他硬是用笔杆子杀出了一条通天路!金銮殿上,新晋尚书王大人轻抚腰间祖传杀猪刀,微微一笑:“诸位同僚,寒门屠户之子在此——若想文辩,本官奉陪;若想武斗......此刀饮过千猪之血,也不介意多斩几个聒噪之人。”满朝朱紫,汗透官袍!...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王三牛王伟是作者“Diki粑粑”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那软烂的肥肠、咸香入味的猪头肉,裹挟着浓郁醇厚的卤汁,浸润在暄软的白饼里......那滋味,神仙不换!要不是要卖钱,按照全家的饭量,那盆卤味怕是留不到今早。今天虽不是赶集的日子,但永乐镇的清晨依旧喧腾。早起的脚夫、赶着上工的匠人、采买家用的小媳妇,将青石板铺就的街巷填得满满当当。各种早点摊子的香气混...
阅读精彩章节
那软烂的肥肠、咸香入味的猪头肉,裹挟着浓郁醇厚的卤汁,浸润在暄软的白饼里......
那滋味,神仙不换!要不是要卖钱,按照全家的饭量,那盆卤味怕是留不到今早。
今天虽不是赶集的日子,但永乐镇的清晨依旧喧腾。
早起的脚夫、赶着上工的匠人、采买家用的小媳妇,将青石板铺就的街巷填得满满当当。
各种早点摊子的香气混杂在一起——炸油糕的甜腻、胡辣汤的辛香、豆浆的豆腥气——然而,当王家这辆飘散着奇异浓香的推车一到惯常摆摊的街角,仿佛投下了一颗香气炸弹!
“嚯!这啥味儿?香得邪性!”
“老王头,今儿改行当啦?推的啥宝贝?”
“乖乖,这香味儿......比酒楼里的还霸道十倍!”
人群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瞬间围拢过来。
好奇、探询、吞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泥炉里的火被王金宝拨旺了些,锅盖掀开一条缝——轰! 积蓄了一夜的浓香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喷薄,瞬间淹没了整条街巷!
那复杂的、醇厚的、带着肉脂丰腴和香料深邃的气息,勾得人腹中馋虫疯狂叫嚣。
“老王,这......这咋卖的?”一个穿着短打的脚夫挤在最前头,眼睛直勾勾盯着锅里颤巍巍、油亮亮的肥肠。
没等王金宝回话,刘氏快人快语,声音清脆地报出王明远定好的价码:“肥肠三十文一斤!猪肝、猪心、猪肺这些下水二十文一斤!卤猪头肉二十五文一斤!夹馍十文一个!饼子夹肉,浇热汤!”
“啥?三十文?”有人立刻咋舌,“生猪肉才卖十文一斤嘞!你这下水咋比肉还金贵?”
“你懂个屁!”旁边一个穿着体面些、像是小商贩模样的中年人立刻反驳,“这味儿一闻就知道下了大本钱,香料多金贵!府城‘八珍楼’的卤下水,一斤要五十文,还没这个香!老板,给我来个夹馍,现做!再切一斤肥肠!”
王金宝精神一振,麻利地操刀。
刘氏手脚利落地剖开一个热腾腾的白饼,王金宝捞起一段油光水滑的肥肠,快刀剁成小块,满满当当地塞进饼里,又舀起一勺滚烫浓稠的卤汁,哗啦浇上去!褐色的汤汁瞬间浸透了白饼,香气更是爆炸般扩散开。
那中年人接过来,顾不得烫,狠狠咬了一大口。肥肠软糯弹牙,卤汁咸香醇厚,裹着麦香的面饼......
他眼睛猛地瞪圆,含糊不清地发出满足的感叹:
“唔......香!真他娘的香!值!太值了!比镇上‘醉仙楼’的招牌卤肉还够劲儿!” 他一边大口吞咽,一边竖起大拇指。
这活招牌一亮相,人群瞬间沸腾了!
“给我也来个夹馍!”
“老板,切半斤猪头肉!”
“我要一斤猪肝!带点汤!”
“给我留点肥肠!”
王大牛收钱,王二牛帮着切肉、递饼,刘氏忙着夹馍、浇汁,王金宝挥刀不停。
小小的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铜钱叮叮当当落入钱匣的声音不绝于耳。赞叹声、咀嚼声、催促声交织成一片。
“这味儿绝了!猪下水咋能做得一点腥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