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王伟王三牛,是著名作者“Diki粑粑”打造的,故事梗概:王屠夫家满门壮汉,个个人高马大,膘肥体壮,活脱脱一窝黑熊精转世!偏偏小儿子王三牛是个异类——瘦弱、清秀、风吹就倒,站一起像只误入熊窝的小狐狸。杀猪?猪血兜头浇下,他先晕了!种地?锄头比他人都高!眼看在家快成“废人”,老娘含泪拍板:“儿啊,你这样子只能去科举给自己挣条路了!”王三牛:我太难了!穿越成病秧子,还被全家大力怪包围!杀不了猪,种不了地?行吧,只能勉为其难去科举了。谁料想,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过关斩将!从七品县令到礼部尚书,他硬是用笔杆子杀出了一条通天路!金銮殿上,新晋尚书王大人轻抚腰间祖传杀猪刀,微微一笑:“诸位同僚,寒门屠户之子在此——若想文辩,本官奉陪;若想武斗……此刀饮过千猪之血,也不介意多斩几个聒噪之人。”满朝朱紫,汗透官袍!...
很多网友对小说《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非常感兴趣,作者“Diki粑粑”侧重讲述了主人公王伟王三牛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王二牛用力点头,脸上是罕见的意气风发。除了留下赵氏照看两个小的,全家总动员——王金宝亲自掌车,王大牛、王二牛兄弟俩一左一右护着推车,大嫂刘氏则挎着个大竹篮,里面是王明远昨晚特意嘱咐她与婆婆连夜赶烙出来的几十个白面饼子,还带着灶火的余温。“爹,记住我跟您说的,”王明远裹紧了棉袄,临出门前又叮嘱道,“...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精彩章节试读
“好!好!好!”王金宝连说三个好字,黝黑的脸上因激动泛着红光,最后一点对那五百文的心疼彻底烟消云散。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得吓人:“干!就干这个了!老大媳妇,赶紧的,把咱家那口最大的锅刷出来!老二,去柴房抱柴火!孩他娘,把剩下的下水都拿出来!三郎,你看着火候和料!咱今晚不睡了,熬它一大锅,明天一早,推到镇上去卖!”
天还没透亮,王家小院里已是人来人往。
一辆独轮车停在院中,车上安置着一个小泥炉,炉火正旺,旁边还放着一口沉甸甸的大铁锅。
锅盖边缘被厚布捂得严严实实,却依旧挡不住那霸道浓郁的卤香丝丝缕缕地逸散出来,在冬天的晨雾中勾魂摄魄。
锅旁几个大陶盆里,浸泡在深琥珀色卤汁中的猪头肉、肥肠、猪心猪肝,经过一夜的浸泡,早已吸饱了精华,呈现出诱人的酱红色泽。
赵氏抱着还在打盹的狗娃,拉着睡眼惺忪的虎妞,站在堂屋门口叮嘱:“路上当心,卖完了早些回来。”
王二牛用力点头,脸上是罕见的意气风发。
除了留下赵氏照看两个小的,全家总动员——王金宝亲自掌车,王大牛、王二牛兄弟俩一左一右护着推车,大嫂刘氏则挎着个大竹篮,里面是王明远昨晚特意嘱咐她与婆婆连夜赶烙出来的几十个白面饼子,还带着灶火的余温。
“爹,记住我跟您说的,”王明远裹紧了棉袄,临出门前又叮嘱道,“单卖卤味也行,但咱们这西北地方,最好卖的是‘卤味夹馍’。饼子中间剖开,热卤肉剁碎了塞进去,再狠狠浇上两勺滚烫的卤汤!保管吃得人舌头都掉下来!”
王金宝咧嘴一笑:“晓得了!昨晚试的那一个,香得我半夜想起来还咽口水!”
他想起昨晚全家明明吃过晚饭,却还是被那卤香勾得坐立不安,最后一人忍不住分食了一个夹馍。
那软烂的肥肠、咸香入味的猪头肉,裹挟着浓郁醇厚的卤汁,浸润在暄软的白饼里……
那滋味,神仙不换!要不是要卖钱,按照全家的饭量,那盆卤味怕是留不到今早。
今天虽不是赶集的日子,但永乐镇的清晨依旧喧腾。
早起的脚夫、赶着上工的匠人、采买家用的小媳妇,将青石板铺就的街巷填得满满当当。
各种早点摊子的香气混杂在一起——炸油糕的甜腻、胡辣汤的辛香、豆浆的豆腥气——然而,当王家这辆飘散着奇异浓香的推车一到惯常摆摊的街角,仿佛投下了一颗香气炸弹!
“嚯!这啥味儿?香得邪性!”
“老王头,今儿改行当啦?推的啥宝贝?”
“乖乖,这香味儿……比酒楼里的还霸道十倍!”
人群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瞬间围拢过来。
好奇、探询、吞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泥炉里的火被王金宝拨旺了些,锅盖掀开一条缝——轰! 积蓄了一夜的浓香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喷薄,瞬间淹没了整条街巷!
那复杂的、醇厚的、带着肉脂丰腴和香料深邃的气息,勾得人腹中馋虫疯狂叫嚣。
“老王,这……这咋卖的?”一个穿着短打的脚夫挤在最前头,眼睛直勾勾盯着锅里颤巍巍、油亮亮的肥肠。
没等王金宝回话,刘氏快人快语,声音清脆地报出王明远定好的价码:“肥肠三十文一斤!猪肝、猪心、猪肺这些下水二十文一斤!卤猪头肉二十五文一斤!夹馍十文一个!饼子夹肉,浇热汤!”
“啥?三十文?”有人立刻咋舌,“生猪肉才卖十文一斤嘞!你这下水咋比肉还金贵?”
“你懂个屁!”旁边一个穿着体面些、像是小商贩模样的中年人立刻反驳,“这味儿一闻就知道下了大本钱,香料多金贵!府城‘八珍楼’的卤下水,一斤要五十文,还没这个香!老板,给我来个夹馍,现做!再切一斤肥肠!”
王金宝精神一振,麻利地操刀。
刘氏手脚利落地剖开一个热腾腾的白饼,王金宝捞起一段油光水滑的肥肠,快刀剁成小块,满满当当地塞进饼里,又舀起一勺滚烫浓稠的卤汁,哗啦浇上去!褐色的汤汁瞬间浸透了白饼,香气更是爆炸般扩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