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王三牛王伟)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_全本免费小说阅读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王三牛王伟)

小说推荐《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王三牛王伟,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Diki粑粑”,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王屠夫家满门壮汉,个个人高马大,膘肥体壮,活脱脱一窝黑熊精转世!偏偏小儿子王三牛是个异类——瘦弱、清秀、风吹就倒,站一起像只误入熊窝的小狐狸。杀猪?猪血兜头浇下,他先晕了!种地?锄头比他人都高!眼看在家快成“废人”,老娘含泪拍板:“儿啊,你这样子只能去科举给自己挣条路了!”王三牛:我太难了!穿越成病秧子,还被全家大力怪包围!杀不了猪,种不了地?行吧,只能勉为其难去科举了。谁料想,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过关斩将!从七品县令到礼部尚书,他硬是用笔杆子杀出了一条通天路!金銮殿上,新晋尚书王大人轻抚腰间祖传杀猪刀,微微一笑:“诸位同僚,寒门屠户之子在此——若想文辩,本官奉陪;若想武斗......此刀饮过千猪之血,也不介意多斩几个聒噪之人。”满朝朱紫,汗透官袍!...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推荐《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讲述主角王三牛王伟的甜蜜故事,作者“Diki粑粑”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我执教蒙学十余载,见过无数蒙童。聪慧者不少,然如你这般,根基扎实,悟性奇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实属凤毛麟角。半年之功,已抵他人两三载寒窗。此等天赋,若埋没于市井烟火,实在可惜...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阅读最新章节

这半年来,他仗着前世积累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进度远超同窗,赵夫子讲的东西,他往往听一遍便能记住,甚至能引申出夫子未提及的关联,这在他看来不过是“温故知新”,并未刻意显露,却不想全被夫子看在眼里。
“夫子......我......”王明远一时语塞,心中念头飞转。
他确实没想过走这条路。科举之路漫长艰辛,耗费巨大,对王家这样的农家而言,无异于一场豪赌。他只想快点学完该学的,然后......
“不必立刻回答我。”
赵文启似乎看穿了他的犹豫,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我执教蒙学十余载,见过无数蒙童。聪慧者不少,然如你这般,根基扎实,悟性奇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实属凤毛麟角。半年之功,已抵他人两三载寒窗。此等天赋,若埋没于市井烟火,实在可惜。”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我观你心性沉稳,不似寻常稚童跳脱,故有此一问。科举之路虽艰,却是你......或许能攀之上阶。”
王明远心头微震。夫子眼中的期许和那份沉重的“可惜”,像一块石头投入心湖。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低声道:“学生......家中境况......”
“我明白。”赵文启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所以,明日散学后,让你父亲来学堂一趟。此事,需与你父亲商议。”
——————
当晚,王明远转达了夫子的邀请。
王金宝闻言,拿筷子的手一抖,脸色顿时变了:“啥?夫子叫我?三郎,你......你是不是在学堂闯祸了?”他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儿子惹了麻烦,要请家长。
王明远连忙解释:“爹,不是闯祸。是夫子......夫子说我学得还行,想跟您商量点事,是关于......科举的事。”
“科举?”
王金宝愣住了,这个词像一道闷雷在他耳边炸响,手中的碗差点没拿稳。
他黝黑的脸上先是茫然,继而涌上难以置信的惊愕。
科举?那是天上的云彩,他王家世代务农杀猪,祖坟上冒过这种青烟吗?
“夫......夫子真这么说的?让你......考科举?”王金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嗯。”王明远点头。
王金宝沉默了,扒拉了两口饭,却味同嚼蜡。
想了好一会,直到碗空了许久,他才回过神,重重地“嗯”了一声:“好!爹......爹明天去!”
——————
次日午后,王金宝换上了他最好的一件半旧棉袄,仔细搓干净手上的老茧和油污,带着满心的忐忑与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敬畏,踏进了赵氏蒙学的门槛。
他被引到堂屋,赵文启已等候多时。
谈话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王金宝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听着夫子用他不太完全懂、却倍感震撼的话语描述着他家三郎的“天资颖悟”、“远超同辈”、“举一反三”。
赵文启并未夸大,只是将王明远这半年展现出的学习能力和沉稳心性如实道来,末了,语气无比郑重:“金宝兄,此子之才,非池中之物。若悉心栽培,假以时日,莫说秀才功名,便是再进一步,亦非全无可能。此等良材美玉,若因家境之困而弃学,不啻明珠暗投,实乃憾事。赵某执教多年,此言绝非虚妄,令郎之资,远胜王某当年。”
最后这句,他刻意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沉重感,是绝不能当着王明远面说的,怕少年人心性未定,生出骄矜之心,重蹈那“伤仲永”的覆辙。
王金宝听得心潮澎湃,手心冒汗。"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