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王小荔的六十年代》,是以陈邦彦王小荔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卷轴啊”,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穿越金手指空间年代文随军东北农村一觉醒来,现代社畜王小荔成了六十年代东北王家屯的“胖丫”。家徒四壁,开局就是高烧濒死?幸好,她的小家空间跟着穿来了!王家屯生活热闹非凡:嘴硬心软的爸,八卦天团的妈,战斗力爆表的二伯娘,还有那为了“小白脸”知青能跟人干架、让人操碎心的堂姐王小英。小荔一边适应着缺衣少食却充满烟火气的大家庭生活,一边小心翼翼地藏好自己的小秘密。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小荔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折——嫁个当兵的去随军。离开熟悉的屯子和热闹的大家庭,她将跟随军官丈夫的脚步,踏入纪律严明的军营大院。前方等待她的,是全然不同的环境与挑战。看这个带着小小空间,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与金手指,在全新的天地里,继续斗智斗勇,经营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从东北屯子到绿色军营,小荔的奋斗史,热辣上演!...
《王小荔的六十年代》是作者“卷轴啊”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陈邦彦王小荔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等过阵子榛子熟了,上山的人才会多起来。”“你上山时,注意找几棵特别高大的古树,它们围成个三角形,东西就藏在中间那块地底下。”男人再次强调。“行,知道了...
在线试读
“好,那我可就等着我妹给我买大房子了!”小泽轻笑着应下,随即又低声说,“爷奶以后是要跟着大伯养老的,偏心大伯家也是常理。”
兄妹俩溜溜达达,忽听旁边小树林里传来人声。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放轻脚步,悄悄摸近,躲在一棵大树后面。
只听一个女人哭哭啼啼地说:“表哥,你可不能不管娃子!咱俩就这一个儿子……你在你们屯子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赶紧给娃子说个媳妇吧。万一真让那知青缠上可咋整?”
一个男人压低声音回应:“别哭了!我就这一个儿子,能不管吗?你别急,回去我就托人找找。对了,我上次让你留心的那张藏宝图,你进山找过了没?”
女人抽噎着:“你确定图上画的是我们屯子后头这座山?我这半年得空就去找,啥也没发现呀。”
“错不了!”男人语气笃定,“那图是当年抄地主家搜出来的,我琢磨了好几年,宝贝肯定就藏在这座山上!”他又叮嘱道:“你也多留意点,看看有没有生面孔往山上跑,可别让别人捷足先登了。”
“这你放心,眼下除了孩子们打打猪草,没人往深山里钻。等过阵子榛子熟了,上山的人才会多起来。”
“你上山时,注意找几棵特别高大的古树,它们围成个三角形,东西就藏在中间那块地底下。”男人再次强调。
“行,知道了。你赶紧走吧,一会儿该有人上工了。”女人催促道。
男人应声:“香芹,那我走了。你看好儿子,过几天我给你捎信,你带娃子过来相亲。”
树后的兄妹俩大气不敢出,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他们这是听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啊!老王婆子家的娃子,竟然不是老王头的种!还有……脚下这座不起眼的山里,居然藏着宝贝!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估摸着人走了有五六分钟,兄妹俩才小心翼翼地钻出来。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没立刻回家,反而继续往山里头走了一段。找到一块空旷的地方,确认四周确实没人,两人这才压低了嗓子,激动地嘀咕起刚才听到的爆炸性消息。
小泽一脸严肃地叮嘱妹妹:“这事千万不能告诉爸妈!尤其咱妈,嘴快,万一跟村里那些婶子大娘唠嗑时说秃噜嘴了,那可是要出人命的!胖丫,你听见没?”
“哥,我懂!我知道轻重,这事就烂在咱俩肚子里,谁也不说,行了吧?”小荔连忙保证。
“还有那山上的宝贝,”小泽还是不放心,“你也别太当真,有没有还不一定呢。千万别自己偷偷上山去找!咱以后打猪草时顺道留意一下那几棵古树就行,就当听了个故事,别往心里去。”他再次强调。
小荔看着哥哥,忽然意识到,这一年里哥哥真的成长了许多,说话做事都透着周全,不仅明事理,还特别有担当。她痛快地点头答应:“嗯,知道啦!”
不过,答应归答应,小荔心里的小算盘却拨得飞快……
国梁的亲事算是落定了,可老王家院里的喜气儿却像灶膛里烧尽的柴火,一夜之间凉了个透底。
日头爬上窗棂,院子里静得反常。没了往日锅碗瓢盆的磕碰声,也没了妯娌间夹枪带棒的闲磕牙。大伯娘独自蹲在灶房门口,闷头做着早饭,手里的菜搓洗的动静也透着一股子憋屈的劲儿,哗啦,哗啦,搅得人心头发沉。
东厢房的门都关得严严实实。二伯娘李来睇那屋,门帘子纹丝不动,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似的,摆明了不伺候。
西屋小荔妈倒是把门打开着,人却缩在屋里头纳鞋底,针线穿过千层布,拉得又紧又急,那架势不像纳鞋底,倒像在戳谁的心窝子。
偶尔抬眼瞟一眼上房,又低下头继续纳鞋底子,有股子压不下去的不痛快。老大家这是占便宜没够了,还有这对偏心的父母,想到那亮晃晃的银镯子,她心里就来气,那镯子就应该给她家胖丫当嫁妆的,凭啥给个还没进门的丫头片子。
堂屋里,一早上老爷子就吧嗒着早烟袋,烟雾缭绕也遮不住他紧锁的眉头。老太太坐在炕沿上,手里捻着几粒晒干的苞米粒,有一搭没一搭地数着,脸上昨日的笑模样早没了踪影,只剩下一层沉沉的阴云。
早饭好了,大家都陆续出来。饭桌上大家都不说话,气氛压抑的很。小荔端着一碗大碴子粥,坐在桌子角落慢慢的吃着。英子两口子看家里气氛不好,也没敢多说话,都闷头吃饭,连平时闹腾的金宝都安安静静的。
碗里的粥半天没见少,她的魂儿早就不在这饭桌上了。那双圆溜溜的眼睛,时不时就往屋后那座青黝黝的大山瞟。什么三角形的大古树,什么地底下的宝贝,还有那个叫香芹的王婆子和不是老王头的娃子……林子里偷听到的每一个字,都在她脑子里翻江倒海,烧得她心口发烫。碗沿磕在牙齿上,发出“咯”的一声轻响,她才猛地回过神,赶紧低头扒拉两口粥,心里的小算盘却拨得飞快:今儿个打猪草,非得往深里走走看看不可。
吃完饭,爷爷和大伯要带着国梁哥去县里把房子买了,赶牛车去,下午回来还得顺道把新来的知青接回来,屯子又要来新知青了。
小荔也想跟着去,想去县里废品收购站看看。用脚踢了踢他哥,他哥摇摇头。不去就不去吧,她还要上山呢。
这顿饭吃的让人胃痛,小荔告诉他哥今天自己去打猪草,不用他下工再往山上跑了。临走前,还偷偷塞给她哥三个煮好的鸡蛋。这是昨晚她到在空间煮的,把五十个鸡蛋都煮了,留着慢慢和家人一起吃。
她哥也没多问,以为是妹妹在鸡圈偷拿的。还叮嘱她不许进深山。然后跟着父母去上工了。小荔在家转悠一圈,找到一把破铁锹放空间里,背着筐也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