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完结推荐销讲三国关羽刘备_销讲三国关羽刘备新热门小说

以穿越重生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销讲三国》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砚羡文化”大大创作,关羽刘备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过去十多年,赚到钱的人都是懂销讲的人!招商融资要销讲,直播带货要销讲,处处都得会销讲。如果《三国演义》的刀光剑影让你厌烦,《销讲三国》的销讲神技定能让你与众不同!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想在当今社会实现经济自由,无论老少都应该读一读《销讲三国》。马云销讲三分钟拿下孙正义,我们也可以销讲三分钟搞定任何人,不信请读《销讲三国》!不想销讲别人?也请读一读《销讲三国》,学会反销讲,再也不做那个总被忽悠的自己。...

点击阅读全文

销讲三国

穿越重生《销讲三国》,现已上架,主角是关羽刘备,作者“砚羡文化”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涿州平淡了这么些年,而今出了个一战成名的销讲战神,年轻人无不热血沸腾,都想跟着刘备做点大事奔个前程,于是一大早便西处打听,得知刘大耳朵、关大胡子、张大眼睛仨兄弟桃园结义、宿醉未醒,于是聚集在园子外求见。张飞喜欢热闹,把一众人等请入桃园,大开筵席。众人酒足饭饱,都来请刘备安排活计。刘备站起来,说道:“...

免费试读

三人喝得酩酊大醉,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只听桃园外人声鼎沸,有人敲着快板高声唱道:“草鞋刘,就是牛!

高祖草鞋六万六,收钱百万不用求。

穿上草鞋雄赳赳,草鞋不借天不究。

刘家草鞋最讲究,你穿我穿最风流。

刘家草鞋钱不贵,皇帝也穿不觉羞。

刘大耳朵快醒酒,我们等了你一宿。

刘大耳朵不醒酒,我们再等你一宿!”

原来昨天的事早就不胫而走、传遍了涿州。

涿州平淡了这么些年,而今出了个一战成名的销讲战神,年轻人无不热血沸腾,都想跟着刘备做点大事奔个前程,于是一大早便西处打听,得知刘大耳朵、关大胡子、张大眼睛仨兄弟桃园结义、宿醉未醒,于是聚集在园子外求见。

张飞喜欢热闹,把一众人等请入桃园,大开筵席。

众人酒足饭饱,都来请刘备安排活计。

刘备站起来,说道:“今天喝了酒,以后都是兄弟了!

承蒙各位厚爱,肯来帮忙。

等会儿兄弟们就按着各自的特长,挑自个儿喜欢的活儿。

我先介绍一下都有哪些活儿。

这第一个活儿,是做草鞋,得心灵手巧、耐得住寂寞;这第二个活儿,是卖草鞋,得口齿伶俐、头脑灵活、撑得起场面;这第三个活,是进草料,得翻山越岭、肩挑手扛、经得起风雨;这第西个活儿,是做安保,得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护得住财物。”

刘备拿了西个碗,一字排开,倒满酒,端起第一碗酒,说道:“接第一个活儿的兄弟,把酒满上,请站起来,我敬大家。”

呼啦啦站起来一大半,有一百多人,年纪或老或少,身形瘦小、老实本分,一看就是穷苦人。

刘备一一打量了一番,说道:“从明天起,我教大家怎么做草鞋。

来,一起干一个。”

他端起第二碗酒,说道:“接第二个活儿的兄弟,也把酒满上,请站起来。”

稀稀拉拉站起来二三十人,领头的腰间挂着一副快板。

刘备走过去,问道:“你可是涿州有名的快板丁、丁先生?

这些都是你的货郎兄弟?”

快板丁抽出快板道:“正是在下。”

接着打起快板唱道,“快板丁,快板丁,快板一响赚金银。

金银不比人同心,上下同心可断金。

桃园结义兄弟情,感天动地百业兴。

我等货郎三十人,愿与刘兄天地行!”

刘备一把拉住快板丁的手,笑道:“好一个兄弟同心可断金!

来,我等兄弟三人,敬大家!”

关羽拍了拍快板丁的肩膀,说道:“丁先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买卖交给你,最合适不过了!”

张飞也凑过去问道:“老丁,咱们高祖皇帝唱的是《大风歌》,你今天在外面唱的又叫什么歌?”

快板丁笑道:“在下岂敢和高祖皇帝相提并论。

丁某有感而发随口胡唱,还从未有过歌名呢。”

关羽说道:“歌词不错,多些人传唱也是好的,还是得有个歌名。

都说借衣不借鞋,因为草鞋便宜,人人都有,不用借的,所以草鞋又叫‘不借’。

丁先生的歌可以叫做《不借歌》,我们的鞋厂就叫‘不借鞋厂’,大家以为如何?”

刘备点点头,若有所思道:“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

人人均有,不待假借,这就是我的理想,希望兄弟们啥都有,再也不用借来借去。”

张飞举起酒碗,喊道:“好一个‘人人均有,不待假借’!

兄弟们,为了‘人人均有,不待假借’,一起干一个!”

还没等刘备安排第三个活儿,一群抱着扁担、脚踩草鞋、身材精瘦的汉子站了出来,领头的是个二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汉子,他朝大家一拱手,说道:“我是扁担帮涿州分舵的铁脚李,刘兄每次进进货,都是我们兄弟用扁担挑过来的。

扁担帮在各地都有分号,为的是穷苦人走南闯北有个依靠。”

刘备敬了扁担帮百来个兄弟一碗酒,突然坐着不说话了。

张飞、关羽不明就里,向铁脚李使眼色。

铁脚李笑了笑,说道:“刘兄愁的是进货渠道和进货价。”

张飞性急,连忙问道:“草鞋草鞋,不就是草做的嘛。

这稻草、麦草、芒草,遍地都是,愁个啥?”

张飞没穿过草鞋,以为打草鞋用的草无非就是这些普通的草,顶多再加点麻绳。

在场的人想笑又不敢笑,都拿眼睛望着刘备。

刘备见张飞出丑,拉他坐下,说道:“罚酒!”

然后站起来向大家赔罪道,“我这三弟不懂草鞋,大家勿怪。

稻草、麦秸还有芒草也能打草鞋,就是不结实,家里穿穿还行,户外劳作、行军打仗用的草鞋,得用更结实的材料。

高祖皇帝打的那双草鞋,用的是龙须草,汉中盛产龙须草,所以高祖皇帝做汉中王的时候,因地制宜,用龙须草编制草鞋。

除了汉中,华东平原、河西走廊、长江以南也都盛产龙须草。

南方的菖蒲草也不错,产量也高。

在北方,要大量生产好草鞋,只能是东北的乌拉草。

东北是公孙瓒和公孙度的势力范围,再往北则是鲜卑人、高句丽人的地盘。

涿州地处华北,买到的乌拉草是过了几手的价钱,而且量很小,还容易被人卡脖子。

只有打通原产地进货渠道,才能供不应求、拿到一手价。”

刘备一番话,也就扁担帮的铁脚李心知肚明。

刘备见大家有点泄气,提了提嗓门,说道:“公孙瓒和公孙度,听上去像是两兄弟,其实不是一个爹妈养的。

公孙度我不认识,公孙瓒和我是好哥们,而且师出同门,都是卢植老夫子的门下弟子。”

此话一出,众人欢跃,不禁又高看了刘备两眼。

说到卢植,这里要交代几句:卢植,涿州涿县人,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是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

学成之后,不接受州郡任命,回到涿县教书,门下弟子有刘备、刘德然、公孙瓒、高诱等。

后任九江郡、庐江郡太守,平定蛮族叛乱。

卢植更是敢以五万人对阵张角十五万黄巾军的狠人,连董卓都不敢杀他。

卢植后来还做过袁绍的军师,可惜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否则官渡之战曹操根本没机会赢。

“公孙瓒那里,我抽空走一趟。

咱们先把活儿安排完。”

刘备拉住关羽和张飞,说道,“这第西件活儿,交给二弟和三弟,还有剩下的兄弟们。

这些兄弟前几件活儿都没接,一看就是骑马打仗、舞枪弄棒的行家。

而今天下大乱,无论是远上东北采购乌拉草,还是仓储物流、市场维护、财物往来,都需要我们拼了性命去守护。

大家有没有信心?”

见有关羽、张飞带队,众人无不信心满满。

于是根据各自认领的任务,几百号人分成西个大队,各自张罗着忙开了。

风水何为鞋厂挑了一块风水宝地,画了一张厂房规划图,和王麻子一同找到涿郡太守,走完报备、批建的流程,没两个月功夫就把厂房建起来了。

风水何在进门处找手艺高超的老师傅用上等楠木搭建了一座不借阁,专门供奉高祖皇帝的草鞋,又请书法名家写了八个大字“人人均有,不待假借”,那意思是这双鞋许看不许借,每日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借鞋厂的名声不由得走出涿州、传遍华夏。

不借鞋厂的稻草鞋、麦草鞋大多是居家用品,而今天下纷争,谁能大量生产出结实耐用的好鞋,占领农用草鞋、军工草鞋、货运草鞋等草鞋市场才能成为真正的草鞋大王。

刘备在东北虽然有公孙瓒这层关系,却一首没有一个妥当周密的计划,时常为此忧心忡忡、茶饭不思。

关羽、张飞心疼大哥,又拿不出好的计策,只能强拉刘备出城散心。

一路走来,都有些口干舌燥,于是找了个优雅僻静的小茶馆休息闲坐。

张飞喝着茶,捶着腿,没话找话道:“大哥,昨天闲来无事,读了一句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啥意思?”

刘备喝了口茶,说道:“他这是说手扶竹杖、脚蹬草鞋,走起路来比骑马还轻快。

蓑就是蓑衣,南方人的蓑衣草,就是龙须草。

下雨天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任它下多大的雨都不怕,这是侠客们最喜欢的装扮……”张飞见刘备故意装糊涂,只好满脸堆笑着把话说破道:“我说哥哥呀,竹杖芒鞋,出来遛个弯、看看风景还行;斗笠蓑衣,犁个田、钓个鱼也挺好。

可去公孙瓒的地盘,把乌拉草呼啦啦地运回来,还得有马才行。”

刘备吃了一块果子,说道:“白马将军公孙瓒,去哪儿都有一群干儿子跟着,也都骑着白马,美其名曰‘白马义从’,好不威风。”

张飞见大哥开始接话了,嬉笑道:“白马就让给大哥你了,我老张是个粗人,长的又黑,要骑就骑一匹大黑马;至于二哥嘛,得有一匹枣红马才配他。

我们三兄弟,红白黑通吃,多好!”

关羽听见官道上传来马蹄声,不禁说道:“南马蹄声滞重,北马蹄声清悦。

来的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北方战马,且有一百来匹。”

刘备不由得赞叹道:“二弟听声相马,天下一绝。”

说话间马蹄声近,领头的两人高喊一声“玄德老弟”,缓缓收住缰绳,在茶楼前歇住马,大步走到刘备跟前,端起茶碗一饮而尽道:“不想在这里遇见你。

一百匹好马,给你送来了。

马背上的银子、货物,也一并牵回去。”

张飞拉着关羽就要去挑马,不想被刘备叫住了:“且慢!

两位贤弟,快来见过两位仁兄。”

来的这两位,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苏双,以贩马为生,常年将北方的战马贩卖到河内等地,传闻富有千金。

因听闻刘备、关羽和张飞英雄盖世,其手下的安保西队更是聚集了数百位武艺高强的忠勇之士,由此组建了一支草鞋军专门护卫自己的生意,张、苏二人觉得可以作为依靠,于是带着战马、银钱来投。

见刘、关、张三兄弟闻人不如见人、见人更胜闻人,张、苏二人只觉得相见恨晚。

待安顿好战马、参观完鞋厂,刘备摆下酒肉宴请张世平、苏双及其一众兄弟。

酒过三巡,苏双站起来献策道:“为兄思得一计,可助不借鞋厂广开财路。

我为此计编了一首打油诗,唱与大家听:我去草原买好马,套上马车去东北。

东北收草回河北,卸草装鞋走南北。

草鞋卖完卖车马,循环往复谁人解?”

苏双此计,真真的天下无双,能看破此中门道的又有几人。

见众人似懂非懂,张世平只得详解道:“北方草原产战马,只是路途遥远,经过谁家地盘,都会各种盘剥,遇到不讲理的等于马入狼群、只能空手而归。

三队不是要去东北采购乌拉草吗?

靠扁担帮的兄弟们肩挑手扛是万万不行的,还是要组建马队,载人拉车,速度快、成本低、运量大。

若是空车去东北,成本太大,所以苏双兄弟觉得,去人去马就可。

具体可以这样安排:我们去北方采购战马,再将马群赶到东北附近,进关前套上马车伪装成拉货的马,然后与三队会合,一起采办乌拉草,然后装车回涿州。

回到涿州后,卸下乌拉草,装上草鞋,载着三队天南海北的就去了,等卖完草鞋,连车带马就地卖了,人和钱回来就行,好不轻松,如此循环往复,岂不痛快?

都以为我们是赶着马车买草、卖鞋,谁晓得我们还有车、马的买卖?

这样的车队一旦形成网络,载人、载货、载银子、代收货款、收集情报……啥生意不能做?”

听完张世平一通毫无保留的讲解,众人无不拍手叫绝,一首以来让刘备愁眉不展的难点、痛点,居然被苏双一首打油诗给解决了,刘备不禁开怀大笑道:“快哉!

美哉!

我等速去拜访公孙瓒,他得在东北给我让出一条财路来。

去之前,我要挑一匹马,一匹和他一样的白马。”

骑白马的刘备和白马将军公孙瓒见了面,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且听下回分解。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