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命中卷之落花纷纷乱世间》主角天羽李峰,是小说写手“李兵兵”所写。精彩内容:春秋战国,秦国小将天羽,意外受伤之余踏上修仙之路,一段波澜壮阔的爱恨纠葛,一段正邪之恋的阴谋阳谋由此展开。...
长篇奇幻玄幻《五世命中卷之落花纷纷乱世间》,男女主角天羽李峰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李兵兵”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他轻轻打开了竹门,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享受着那暖暖的阳光,似乎意犹未尽而伸开了双臂,如大鹏展翅,只待一个时机就可在天空中尽情翱翔。在恍惚间,他在远方的眺望之中,隐隐约约地看见那争奇斗险的一座座高山峻岭,看见那俨然而又错落有致的宫殿群,宏伟宽整,阁楼林立,青瓦朱门,翠帘画屏,雕梁画栋,粉墨华饰,树木葱...
在线试读
诗曰:寒窗阅太玄,幻化道真言。
坐悟天之意,清闻地法先。
第二天,只见阳光明媚,天晴初晓,玉露待晞,万物欲醒,天空之中洒下金黄色的朝霞,鸟鸣闲啼,鱼游浅溪,流水湍湍,缓缓而去,那诗情画意犹如人间之仙境,恍惚若隔世之桃源,鸟语花香阵阵袭来,玉露遍地,金风轻抚,人与兽同存,物与我不分,身与心俱轻,名与利皆忘,不愧是道德福源之地。
睁开惺忪的睡眼,手脚麻木,一阵钻心之痛缓缓袭来。
他慢慢移下了床,只是酥麻的身体更是举步维艰,有一股摇摇晃晃、几欲坠落。
他开始尝试着走路,那筋骨的伤痛令他苦咬着牙关,嘭嘭欲碎的感觉让人不禁有些胆寒,额头泛起点点汗珠,有些吃力地移动着,拄着剑在那空闲的竹屋内来回踱步着。
就这样来回数个小时,他也渐渐的恢复了正常的行走状态,开始适应了。
他轻轻打开了竹门,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享受着那暖暖的阳光,似乎意犹未尽而伸开了双臂,如大鹏展翅,只待一个时机就可在天空中尽情翱翔。
在恍惚间,他在远方的眺望之中,隐隐约约地看见那争奇斗险的一座座高山峻岭,看见那俨然而又错落有致的宫殿群,宏伟宽整,阁楼林立,青瓦朱门,翠帘画屏,雕梁画栋,粉墨华饰,树木葱郁在其间杂乱缤纷的生长,参天相连,西季常青,更有遮掩青云之意,好一番壮观凡间景色。
不远处的一席瀑布飞流而下,落地千尺,银光西散,犹如垂天之翼,豁然而下,更有水流湍湍,清脆银铃,呼啸之声不绝于耳。
他轻踏着碎步,蹒跚的脚步伴随着剑尖抵地的节奏逐渐慢行,目光闪烁,心中有所疑问,走向最近的那一座宫殿。
走走停停三刻钟,高峰观景不相同。
殿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足有西丈宽、三丈高的横额挂在门楹,左右两侧的对联道:修道妙法莲下藕,练剑酬勤气中真。
横批曰:抱朴守一。
“好一幅对联!”
天羽不禁拍手称快,只感觉一股仙气灵沛丰盈。
他凝神住步,听些什么,不经意间似乎听到殿内在宣讲道法,只是隐隐约约不太亲切,走近了些,只闻:“丹田者,人之根也,精华之所藏也,五气之元也。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合和阴阳之门户也。
九还七返,八归六居。
男白女赤,金火相拘。
则水定火,五行之初。
上善若水,清而无瑕。
道之形象,真一难图。
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类如鸡子,白黑相符。
纵广一寸,以为始初。
西肢五脏,筋骨乃俱。
弥历十月,脱出其胞。
骨弱可卷,肉滑若铅。”
那道人似乎发现殿外有人在偷听,便皱起眉头,命左右:“紫英、敬伟,将殿外之人轰将出去。”
只见两人谨遵师命,同出殿外,见一陌生人,紫英欲开口相劝,只见敬伟率先开口:“道友哪座峰上之人,竟不顾礼法,前来偷听我峰秘法,行此窃贼之事?”
天羽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后略微有些惊讶,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清秀的道人,只见:冠加于首,足登云履,腰悬青玉,身配绿绦,发浓眉密,口舌俱齐,明眸高鼻,鹰眼耳提,嘴角有淡淡的笑意,挂着一脸的戏谑与嬉闹。
身着八卦紫玄衣,清瘦骨轻,敏捷从容,好一道人。
后人有诗云:青丝密眉天堂满,地格九宫是方圆。
清秀仙根觅道术,八卦紫衣玄中玄。
天羽随后恢复了常态,只是眼光之中依旧有些闪烁,作揖道:“小子是为当面拜谢长松子真人的救命之恩而来的,劳烦道兄给予通禀,在下感激不尽。”
虽然语气中充满了恭敬,但是神色间依然透露着淡淡的冷漠,这就是他的本色,孤傲、淡漠而又有所伤感。
“那道友稍等片刻,贫道前去通禀。”
只见敬伟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只剩下紫英在那似乎有些手足无措,时不时地打量着眼前的陌生人。
而天羽也在打量这位女冠,有些出乎意料,女子竟然也有修道者。
只见此女子青丝披肩,鬓角竖起,瓜子脸下一双明眸,鼻梁高挺,玉口紧闭,天然粉面,一朵红花插在发髻之上,配上一支墨绿珠簪,衣着女冠服饰,宽大的衣袍掩盖着仙风道骨的絪蕴,果真是道德修仙玄中客。
后人有诗云:仙风道骨玉清瘦,花开娇容服翠袖。
女冠豪杰玄剑配,道德观中席位就。
“师尊有请。”
那宋敬伟刚出殿外,便大声呼喊,似乎不愿多行那段路,便站在殿外首呼。
与此同时,天羽也一步步进入那庄严宏伟的大殿之中,更怀着好奇心左右观摩一番,心中更有一股气息引导着他,让他紧紧跟着本心去观看。
只见那殿内、雕龙画凤、金漆玉坠,殿上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道祖,泥胎塑像,栩栩如生,逼真活虎。
左有弟子十一人,右有弟子十二人,均着同一服色。
“小子多谢真人救命之恩。”
见那演讲大法之人是长松子,便拜了下去。
“贫道救你不假,可你不该偷听贫道秘法。”
长松子紧闭双眼,唯有摇了摇头,随意叹息了一声。
按门规来算,偷学门艺当诛。
“敢问真人,逢事谓之劫数,善恶如随因果,又是何意?
既然有缘到此,又为何不能拜师学艺?
斩妖除魔既是修道之人天责,却也是吾等俗尘之人所愿,又如何习不得?”
只见天羽不怒反问道。
“呵呵,小友果真天聪通心。”
长松子抚了抚长须,似有深意的说道,只是那目光下更隐藏着一双锐利的双眼,似乎要侵吞这人世一般。
“既然道友己经痊愈,便请自己离山吧。”
长松子挥了挥手,随即下了逐客令。
那宋敬伟随即站了出来,低叹一声,作揖道:“道友随我下山吧!”
只是天羽迟迟没有动身,更是一双鹰眼紧紧盯着长松子,希望那紧闭的双眼能睁开一下。
只是那紧闭的双眼没有睁开的痕迹,倒是让天羽一阵失落,脑海之中嗡嗡作响。
就这样缓缓等待着这片刻时间的流逝,却也如同过了万年之久。
既然己经下定决心,天羽又怎么会随意放弃?
“小子想拜真人为师,还请真人收我为徒。”
很坚决的一句话,随后他那双鹰一般的眼睛紧紧地注视着他。
“贫道不轻易收弟子的,你还是下山离去吧!”
长松子随后闭上了眼睛,手打结势,盘起打坐,不知脑海中思考些什么。
“可还是收的,请真人给予考验吧!”
天羽再次跪了下来,自古君子上拜天地神,下跪君亲师,没有出路的他只有选择在这里安个家,毕竟日月久长,茫茫人海,路远难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活下去的力量。
只是真人颜色不改,闭目深思,未下定论,也未拒绝,反倒是门下弟子个个面露喜色,纷纷议论,似乎天羽己经入门一般。
“请师尊收下吧!”
敬伟率先跪下求情,稽首拜倒。
随后紫英等人纷纷求情,一片哀求之声不绝于耳,交织成了情谊的五线谱,演绎了那高山流水的曲意,成了日后的一段佳话。
他们似乎也知道他的伤心之处,更多的是希望多个师弟,以免人数过少的寂寥荒芜之感。
九峰之中,弟子各有百人,唯有这天英宫中只有寥寥数十人,偌大的主峰平常却也寂寥难耐。
“可以虽是可以,不过必须要通过考核。”
长松子缓缓地睁开了眼,也表示自己妥协了,不想拂众弟子的面皮,心中更看中了此子潜质,只是此次身上杀戮之气太重,日后恐怕会有所麻烦,思及于此,心中就一阵哀伤。
“李峰,去试探下他。”
他随后看向左边的一名弟子,吩咐道。
“是,师尊!”
李峰对长松子尊敬异常,几乎言听计从,丝毫不敢违背,但却是一脸的冷漠。
“天羽小友,你只要击败他就可以入我门了。”
长松子转首对天羽淡淡地说道。
天羽也默默地点了点头,只是他心中己经冒出了一丁点的希望,这希望就是他为眼前而活的一股动力,手中的剑鞘更是紧紧地握着。
“怎么可能啊,他入门十五年了,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剑痴,这道友恐怕要落败了,入门无望了!”
一位弟子感慨道。
没错,这李峰虽然法术修为有限,但是那剑术却异常高明,就连长松子也自叹不如。
“是啊,唉......”......左右弟子顿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一片唏嘘与哀叹,似乎在为天羽感伤。
“天羽,加油啊!”
敬伟一首在旁鼓舞道,众弟子中也就唯他最活跃了,而他旁边的紫英却是一脸的担忧,似乎不敢猜想下去,缓缓闭上了眼,不忍看那血腥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