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的牺牲者》中的人物唐平齐燮元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现代言情,“江东逸民”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抗战的牺牲者》内容概括:唐平因癌症病逝,穿越过来已经三天了,穿什么人不好穿成个乞丐!穿什么时代不好,穿到1937年!侵略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占领了华北大部分地区。然后招纳汉奸建立维持会。一直躲在沧州铁塔里的唐平不敢出来讨饭,本来凭他从后世带来的知识,混个温饱不难,但前提得是和平时期。而在这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唐平......
现代言情《抗战的牺牲者》,讲述主角唐平齐燮元的甜蜜故事,作者“江东逸民”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唐平因癌症病逝,穿越过来已经三天了,穿什么人不好穿成个乞丐!穿什么时代不好,穿到1937年!侵略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占领了华北大部分地区。然后招纳汉奸建立维持会。一直躲在沧州铁塔里的唐平不敢出来讨饭,本来凭他从后世带来的知识,混个温饱不难,但前提得是和平时期。而在这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唐平亲眼目睹一个小伙子就因为天生斜眼,被认为是在蔑视日本占领军,就被一刺刀捅死了。唐平宁可饿死也不愿意去吃汉奸...
阅读最新章节
唐平却泼他凉水,告诉他许多人其实心里还是含糊的,特别是那些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的人,和没有亲戚在县城的人。这个村和闻家村明显是不同的,这里离县城更远,与县城的牵绊也更少,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不要受到损害。
门三元问下一步怎么办?唐平问:“你们的组织对下一步是怎么安排的?那位杨先生对你是怎么布置的?”
“他也没什么布置,就是让我回来宣传抗日,然后等他的通知。”
唐平想:光是等通知也不好吧,总。得做点什么。就问:“本村有保、甲长么?他们手里有枪么?村民有没有人家里有枪的?”
门三元说:“保长是村北头孟地主家的远房堂侄子,甲长是我门家的一位族叔。孟地主家有一支手枪和两杆汉阳造,我族叔没有枪,只有刀,和红缨枪。”
唐平想着现在向地主家要枪他肯定不会给,得先把青年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加以训练,等有了一定的组织性,区区一个乡下小地主还不好拿捏!
就和门三元说:“从明天开始把愿意来的年轻人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没有枪,先每人弄根红缨枪,不要等有了枪再训练,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门三元说行:“明天我和他们说,那谁给咱们训练呢?”
唐平说:“我先对付着吧,我以前上学时,学校是训练过队列,也普及过射击要领的。”
第二天,门三元果然只拉来了一半的人,另一半或者说家里有事,或者说要出门搪塞过去。唐平就带着剩下的八个人进行队列训练,自然要先从前后左右教起,然后是站成一排,一列,原地转身,就这些就教了一整天。
第二天教行走间保持队形,这个是最容易混乱的,唐平和门三元喊的嗓子都哑了,一天下来,总算有点样了。
第三天按唐平要求每人带来一杆红缨枪,大都没有铁枪头,削了个木的凑数。
唐平就开始训练他们枪上肩,举枪,劈枪,然后就是拼刺刀了。这个环节最难办,这边民风尚武,几乎人人练武,谁还不会耍几下大枪呢。唐平那几下拼刺刀的技艺入不了这些年轻人的眼。没办法,这个环节唐平就放弃了,改教射击,“三点成一线”,但光是凭嘴说,没有实践终究不行。但唐平觉得现在就去地主家要枪还有点早,就让门三元在村里找老式土枪,这东西倒比洋枪常见,很快就找来了两杆土枪和一杆大抬杆,黑火药也有,就是枪子没有,这边的土枪多是装填铁砂子,类似霰弹。唐平又让门三元去问谁家有铅块,没有找到铅块,唐平就让找点铜钱也行。铜钱这个东西还是好找的。唐平先确定了土枪的口径,找来现场红砖凿出两个半球形,找村里的铁匠帮忙把铜钱化了浇铸成铜弹。又打磨抛光了一番,唐平就开始正式的射击教学了。
十步的距离,用两支土枪轮流射击木靶,要求必须人人上靶,谁要是打不准,大家一起嘲笑他。这下再也没人说“什么三点一线”的怪话了。
十步之后是二十步,这回的靶子也大了一倍,还是要求人人上靶。
然后唐平使了点小花招,在自己试射三十步靶时,让土枪炸了膛。
大家正练到兴头上,甚至原本躲避训练的人,也有几个看的眼热中途参加进来。对于枪坏了一把,大家都觉得扫兴。这时唐平提议向孟地主家借枪。
于是大家就去打门三元的族叔,那位甲长,让他去借枪。唐平说光他一人去多半是借不到的,得大家一起去。
于是十几人扛着红缨枪,排着不算整齐的队伍朝着孟地主家进发了。
孟地主家的两个护院,吓得赶紧向东家报告。孟地主也是害怕,政府跑了,占领军还顾不上乡下,现在正是无政府状态,突然村子里就拉起一支队伍,能不吓人么!好在马上另一个护院进来说带队来的是门甲长。
孟地主立即就定了神,这保长甲长都得过他的好处,虽然很少,但终究是有这么层关系。便让护院把门甲长请进来,结果进来了三个人,除了门甲长,两个年轻人孟地主只对门三元略感熟悉。
门甲长把门三元和唐平介绍给孟地主,说明两人在村里组建保安队,缺少武器,知道孟地主有枪,特来相借。
孟地主听说借枪,就一脸的为难。唐平就问孟地主:现在政府跑了,占领军管不到乡下,现在溃兵、土匪,多如牛毛,孟先生打算就凭两个人两支枪,想保自家的安全?要想安全,肯定得守望相助,再有就是人多力量大,就是摇旗呐喊,也得人多势众不是。那如果孟先生真觉得保一方平安和自己无关,不肯借枪给保安队,土匪强盗真来孟家的时,孟先生以为谁会来救你呢?
孟地主终究是怕的,但善财难舍也是真的。就说:“只凭我家这区区两支枪,能起多大作用。”唐平说:“有了这两支枪,就可以先行让保安队开始射击训练,然后再想办法去弄更多的枪,比如从溃兵手里买,去其他村的地主家借,去剿匪夺枪……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时门甲长一拍大腿,说:“说起买枪这事,我一个开大车店的把兄弟被溃兵用两把盒子炮换走了二十块大洋,他说不求赚钱,只要能回本,附赠三十发子弹。”
唐平击掌笑道:“孟先生,你表现的机会来了。这样一来就有四五支枪,真有土匪强盗敢来门家村,保安队也可以和他们周旋一二了。”
孟地主思考再三,如果不能把家搬走,那就只能依靠村里的人组建保安队了!其实这俩护院他都不是很放心,这俩人一个好色,天天盯着家里的女眷,一个好酒,一天就没有醒的时候,真有事时完全指望不上。
最终孟地主不但借出了两杆长枪,还借出了三十块大洋,二十用于买枪,十块给保安队做经费。
门甲长又马不停蹄的带着门三元和唐平去了大车店,老板看到门甲长带着两个扛长枪的年轻人突然到来,吓的以为门甲长要来打劫,听说是保安队买枪,才放下心,欢天喜地的收下二十块大洋,交出了两支盒子炮和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