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阿蛮温如玉出自现代言情《嫡女》,作者“六个核”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京城繁华依旧,六年光阴却足以将朱门绣户变作断壁残垣。昔日人人称羡的温府,如今只剩下一片瓦砾,野草丛生。温如玉紧紧拽着阿蛮的衣角,稚嫩的脸上满是恐惧:\...
现代言情《嫡女》目前已经全面完结,阿蛮温如玉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六个核”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京城繁华依旧,六年光阴却足以将朱门绣户变作断壁残垣。昔日人人称羡的温府,如今只剩下一片瓦砾,野草丛生。温如玉紧紧拽着阿蛮的衣角,稚嫩的脸上满是恐惧:...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京城繁华依旧,六年光阴却足以将朱门绣户变作断壁残垣。昔日人人称羡的温府,如今只剩下一片瓦砾,野草丛生。温如玉紧紧拽着阿蛮的衣角,稚嫩的脸上满是恐惧:"姐姐,我们去哪儿?"十四岁的阿蛮强忍着泪水,拍了拍小姐的手:"别怕,姐姐会保护你。"
六年后,盛京皇宫,金碧辉煌,新帝登基大典的气氛仍未完全散去。温如玉身着华美的锦衣,眉宇间却难掩一丝不安,她紧紧握着阿蛮的手,感受着那熟悉的温暖。阿蛮则身着素雅的衣裙,虽然衣料上乘,却依然能看出她刻意压抑着自己身份带来的不适。这是她们六年来第一次踏进如此奢华的殿宇,空气中弥漫着熏香和权力交织的气味。
“小姐,别紧张。”阿蛮轻轻捏了捏温如玉的手,语气轻柔,眼神坚定。她刻意控制着自己的姿态,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大家闺秀,但骨子里那份丫鬟的习惯却难以磨灭。她们在殿外等候,周围的宫女太监们窃窃私语,她们压低声音,但温如玉还是捕捉到了“丫鬟出身”、“配不上”等字眼。温如玉下意识地握紧了阿蛮的手,感受到阿蛮手心的汗意。金碧辉煌的大殿里,嫔妃和大臣们站立两旁,等待新帝的出现,珠光宝气,却也压抑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紧张。
宫门洞开,新帝缓缓走出来,温如玉和阿蛮随着人群跪拜。新帝宣布为温家平反,恢复爵位,并正式册封阿蛮为温家嫡女,赐名温如瑾。温如玉喜极而泣,紧紧抱着阿蛮。这时,一些贵妇们却开始窃窃私语,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屑和质疑。
“一个丫鬟,居然成了温家的嫡女,真是笑话!”一位打扮艳丽的贵妇轻蔑地嗤笑,语气中满是嘲讽。她故意提高了音量,让周围的人都听得到。她的动作粗鲁,精致的妆容都掩盖不住她眼底的刻薄。周围的贵妇们纷纷点头附和,场面一时间有些尴尬。
温如玉的脸涨得通红,她下意识地躲到阿蛮身后,眼神里充满了委屈和不安。阿蛮却纹丝不动,她紧紧握着温如玉的手,平静地注视着那些贵妇,眼神坚定而锐利。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温如玉的肩膀,示意她不用担心。这时,赵怀瑾皇子缓缓走来,他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诸位夫人,”赵怀瑾的声音清朗而有力,他微微一笑,眼神扫过那些轻视阿蛮的贵妇,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温小姐的武艺,诸位想必也略有耳闻吧?”他微微停顿,目光深邃,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赵怀瑾示意阿蛮展示武艺。阿蛮眼神一凛,她从容地拔出隐藏在袖中的短剑,剑光闪耀,动作如行云流水,干净利落,瞬间便将身旁的几件摆设削成两半。她身姿矫健,动作迅速,剑法精湛,展现了她多年来在逃亡过程中磨练出的高超武艺。周围的贵妇们都惊呆了,她们原本轻蔑的神情瞬间凝固,眼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即使是那些见惯了大场面的官员们,也忍不住为阿蛮精湛的武艺发出赞叹。
阿蛮收剑,动作优雅而沉稳,将剑重新藏好。她不看那些已经哑口无言的贵妇,只是平静地站在温如玉身边,眼神温柔而坚定。温如玉看着阿蛮,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赵怀瑾则含笑看着阿蛮,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爱慕。他轻轻地向阿蛮点了点头,无声地表达着他的赞赏。他转身面对那些贵妇,他嘴角上扬,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转变,之前那轻蔑的嘲笑声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温如瑾的敬畏和对赵怀瑾的敬佩。
王嬷嬷站在不远处,看着阿蛮和温如玉,眼角湿润,她微微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欣慰的笑容。她轻轻地拍了拍身边的宫女的手,示意她们不必再担忧。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她们身上,驱散了之前的阴霾,也照亮了她们未来的路。温如玉紧紧地握住阿蛮的手,阿蛮的手心依旧有些汗意,但她脸上却浮现出了淡淡的微笑。
李淑妃趾高气昂地坐在凤藻宫的软榻上,拨弄着手中价值连城的碧玉镯子,尖利的指甲划过光滑的玉面,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哼,”她冷笑一声,对着身旁的贴身宫女说道,“温如瑾那贱婢,竟敢如此嚣张!那谣言散布得如何了?”
宫女战战兢兢地跪下,低着头,声音细若蚊呐:“回淑妃娘娘,谣言已经传遍了整个宫廷,不少大臣都对温家小姐与赵皇子私通一事表示怀疑……”
李淑妃眼神一厉,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怀疑?还不够!我要让所有人都相信!我要让皇上亲眼看到,这温如瑾根本就不是什么清白之身!”她猛地站起身,玉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映衬着她阴狠的神色。宫中红木雕花窗棂透进的光线,照在她脸上,更显得她面色阴沉。
与此同时,温如玉正陪着温如瑾在御花园散步。初春的阳光温暖和煦,花园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但温如玉却察觉到温如瑾的沉默异常。“姐姐,”温如玉轻声唤道,“你怎么了?是不是累了?”温如瑾停下脚步,轻轻揉了揉温如玉的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什么,只是有些……心烦。”她秀丽的眉头微蹙,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匆匆忙忙地跑来,神情慌张地说:“温小姐,不好了!有人在宫中散布谣言,说您与赵皇子……”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温如瑾一个眼神制止住了。温如瑾沉静地示意宫女退下,然后转过头,平静地看向温如玉:“玉儿,别担心,姐姐会处理好。”她的语气坚定,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温如瑾立刻去了御书房,找到了赵怀瑾。赵怀瑾正批阅奏章,看到温如瑾,他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迎接。温如瑾将散布谣言的事详细告知了赵怀瑾,言语中不带一丝慌乱,反而透着一股冷静的智慧。“殿下,这谣言背后,定是李淑妃在作祟。”温如瑾看着赵怀瑾,眼神坚定,“我已看出端倪,请殿下允许我反击。”
赵怀瑾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轻轻颔首:“如瑾,你尽管去做,朕会全力支持你。”他眼神深邃,目光温柔而坚定。
温如瑾立刻行动起来,她利用自己多年来掌握的情报网络,暗中调查,很快便查到了李淑妃的证据。她将证据呈给皇上,并巧妙地引导皇上看清李淑妃的真面目。李淑妃的阴谋被揭穿,她在后宫失势,被皇上禁足。她愤怒地捶打着软榻,尖声嘶叫着,却无人理会。
王嬷嬷在暗中默默地支持着温如瑾,她将自己多年来在宫廷生活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温如瑾,帮助她化解危机,并提供各种重要的情报。看着温如瑾处理这一切时的沉着冷静,她欣慰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与自豪。
温如玉看着姐姐如此出色地处理了危机,更加钦佩温如瑾。她走到温如瑾身边,紧紧地抱住了她,温如玉轻轻地说:“姐姐,你真是太厉害了!”温如玉眼眶微红,声音有些哽咽。
赵怀瑾看着温如瑾,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爱慕。他轻轻地向温如瑾点了点头,无声地表达着他的赞赏。温如瑾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释然,却也更加坚定。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挑战将会更大,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温如瑾轻轻地拍了拍温如玉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