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陈明远小婷出自现代言情《夹缝之间》,作者“庚辛子”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都市困境凌晨三点的天台上,陈明远点燃了最后一支烟。城市的霓虹依旧璀璨,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他深吸一口,尼古丁的刺激却早已不足以缓解他的疲惫。电脑屏幕的余光还在他眼前跳动,那份被改了十几遍的企划案总算完成了,可他知道,明早九点的会议上,它一定会再次被主管以“缺乏创新”的理由打......
《夹缝之间》是作者“庚辛子”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陈明远小婷,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夜深了,咳嗽却更厉害了。他裹紧羊毛衫,却依然觉得冷。这种感觉很熟悉,就像去年流感的时候。那时虽然也是独居,但至少可以叫外卖,可以网购药品,甚至可以视频问诊...
在线试读
他站起来,在屋里翻找之前准备的药品。找到了一小瓶过期的咳嗽糖浆。倒出来闻了闻,一股怪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咽了下去。
这让他想起小时候生病,母亲总会熬一些红糖姜茶。现在倒是有姜,是前几天在山下集市买的,但他始终没学会母亲那种火候。每次煮出来不是太淡就是太辣,索性就不煮了。
夜深了,咳嗽却更厉害了。他裹紧羊毛衫,却依然觉得冷。这种感觉很熟悉,就像去年流感的时候。那时虽然也是独居,但至少可以叫外卖,可以网购药品,甚至可以视频问诊。而现在,他只能在黑暗中默默忍受。
远处传来一声狼嚎,让他浑身一颤。这是他来到这里后第一次听到狼的声音。他连忙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又往火堆里添了些柴。火光照亮了屋子的一角,他看到墙上自己的影子在微微颤抖。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么脆弱。在城市里,他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熬夜加班,可以连轴转工作,可以为了买房省吃俭用。但在这里,一场感冒,一声狼嚎,就能让他如此不安。
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想起医生说过,咳嗽持续三天以上就该就医。可最近的诊所在山下,来回至少要大半天。而且,他的钱也快用完了。来时带的现金所剩无几,银行卡在这里根本用不了。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要不要打开?万一真的病重了,至少可以叫人来帮忙。可是,这样不就等于承认失败了吗?他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独立生存吗?
狼嚎声似乎近了一些。火堆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他蜷缩在角落里,感觉自己像个迷路的孩子。那些在城市里觉得令人窒息的关系网,此刻却像救命的绳索。原来,他一直引以为傲的独立,不过是建立在无数人相互依存的基础之上。
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他吓了一跳,原来是电量不足的提示。屏幕最后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了几下,然后彻底熄灭了。
就像这个手机一样,他也快要到极限了。不是因为身体的病痛,而是因为心灵的孤独。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无依无靠的感觉。
雨点开始落下,他听见水滴打在屋顶的声音。那声音像是某种暗示,提醒他是时候做出选择了。也许,真正的成长不是证明自己可以独立生存,而是承认自己需要他人。
第六章 崩溃与重生
高烧中的陈明远躺在床上,意识模糊不清。窗外的雨声如同一首无尽的乐曲,敲打着他的神经。幻觉如潮水般涌来,他仿佛又回到了公司,坐在会议室里,面对无休止的文件和不断催促的主管。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打印机的味道,耳边是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
他看到自己在会议桌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主管站在他身后,神色疲惫却依然温和:“明远,我知道这个项目很重要,公司也很看重你的能力。但如果实在太累,可以明天再继续。”陈明远摇摇头,机械地说着“没事。”,手指继续在键盘上敲击。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通宵,甚至现在想不起这个项目到底是在做什么。他只知道必须完成,必须达到目标,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和主管两个人,其他同事早已下班,空调的送风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画面突然一转,他看到女友苏梦在商场里试衣服。她站在镜子前,对着一件价值两个月工资的连衣裙挑剔地打量:“这件颜色不够显气质。”导购员连忙又拿来几件,她头也不回地对陈明远说:“你看看你,一个月赚那么点钱,连给女朋友买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陈明远站在一旁,看着她试穿一件又一件,听着她不断地抱怨:“我闺蜜的男朋友都升职加薪了,你呢,还在原地踏步。你看看你自己,穿着地摊货,开着二手车,房子也买的是郊区的二手房,你觉得你哪一点配得上我?”这些话他已经听过无数次,每一次都像刀子一样剜着他的心。他想反驳,想说自己每天加班到深夜就是为了多赚些钱,想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商场里的音乐和人声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他挣扎着爬起来,扶着墙一步步往外走,雨水打在脸上,他却感觉不到冷。每一步都像是走在梦境中,脚下的路摇摇晃晃。
他走出小屋,雨水瞬间浸透了他的衣服。山间的风夹杂着雨滴,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他抬头望去,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人影,定睛一看,居然是他自己。那个“他”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正要往写字楼里走。陈明远想追上去,但刚跑出几步就跌倒了,手机掉在脚边的石头上。
他趴在地上,雨水混着泥土涌入口鼻。他用尽全力爬过去捡手机,发现屏幕已经裂开。强烈的求生欲让他试图打开手机,但手指已经不听使唤。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自己逃到山里,不是因为厌倦了城市,而是厌倦了那个永远戴着面具、活在别人期待中的自己,厌倦了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竞争的、冷漠的城市。他想起那些在地铁里匆忙的脚步声,写字楼里永不停歇的机器和人们,商场里此起彼伏的喧闹声。那些曾经让他感到窒息的声音,此刻显得那么遥远。
他试图给父母打电话,却怎么也按不对号码,手机屏幕忽明忽暗,像极了城市的霓虹。他喃喃地问自己:“我该去哪里?到底该去哪里?”他的声音被风雨吞没,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父母的面孔。他想起小时候生病时,母亲总是整夜守在床边,轻声哼唱着摇篮曲。父亲则会在清晨为他熬上一碗热腾腾的粥,温暖他的胃。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去,他必须活下去……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陈明远睁开眼睛,发现高烧已经退去,只剩下浑身的酸痛提醒着昨晚的一切。他坐起身,环顾这个住了一个多月的小屋。昨晚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在这里,一场病就可能要了他的命。没有医生,没有药店,连个问诊的地方都没有,他决定要离开这里,结束这趟现在看起来务必荒谬地隐居之旅。
他开始收拾行李,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他来时带的东西大多还保持着原样,他的动作很慢,像是在给自己时间做最后的告别。这个选择让他既感到解脱,又隐隐作痛。
背上包,推开门,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真实。小屋前的坪地上,几只麻雀正在觅食,看见他,扑棱棱地飞走了。远处传来城市的声音,若隐若现,像是在呼唤,又像是在警醒。
他走到门口的坪地上,却再也无法迈出一步,城市的景象在脑海中浮现:拥挤的地铁,永无止境的会议,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商场里此消彼长的促销声。那种窒息感又回来了。可是,他又能去哪里呢?这个山中的小屋差点要了他的命,而城市的生活又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看着远方的天空问:“我该去哪里?”依然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他站在门槛前,他觉得自己无法回头重返小屋,也无法迈步走向山下的城市。他就这样站在那里,像是站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