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实力派作家“战神小睿睿”又一新作《三代人的童年》,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抖音热门,小说简介:小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听到我的父亲说起他的童年。如何如何快乐,如何如何潇洒,他是七零后,他们那个年代,还停留在解决温饱的年代,刚刚不至于挨饿的年代。关于他的童年我听到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我奶奶闲聊的时候说的,一个是他自己说的,他说,他小的时候,小伙伴众多,因为经济不发达,稍微不努......
小说《三代人的童年》,是作者“战神小睿睿”笔下的一部现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抖音热门,小说详细内容介绍:现在我们几十上百在烧烤店里买的是猎奇还有商家的高蛋白。那个年代,确是为了填饱肚子的奔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虽然辛苦劳累,可是一年的收成很大部分都来自秋天,夏季收获的麦子制作的面粉是细粮,那个年代很多人吃不上。可是秋季的玉米不一样...
三代人的童年 阅读最新章节
夏季的晚上,他们很晚都不会回家,野地里的金蝉(我们本地叫鸡了猴)会在晚上出来蜕壳化蝉。一群少年会摸黑在树林里摸索,一人一个大口袋,要是足够的幸运,可以抓满那个大口袋,如果金蝉太少,他们还会爬到我们村子东边的大土坡上,点起一堆篝火,蝉会遵从它向光的本能,前赴后继的飞蝉扑火,大火会烧掉它们的翅膀,让它们失去飞行的能力。
少年只要坐在一边就可以收获这个夏季的美味,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收获一些其他的东西。
回到家,用盐水浸泡后烹饪,就是很好的打牙祭的机会。现在我们几十上百在烧烤店里买的是猎奇还有商家的高蛋白。那个年代,确是为了填饱肚子的奔波。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虽然辛苦劳累,可是一年的收成很大部分都来自秋天,夏季收获的麦子制作的面粉是细粮,那个年代很多人吃不上。可是秋季的玉米不一样。
而且,瓜果梨桃之类的水果也有很多在秋季成熟,少年们一年中为数不多可以吃到大量新鲜水果的时候到了。他们成群结队,四处作案,大人们也只是会象征性的训斥一番然后一笑而过。
在秋冬交替的时候,他们一大群小伙伴还有一个好玩的项目,找田鼠。这种鼠极其能储备粮食,他们挖到的最大的鼠仓弄出过一百多斤各类的粮食。在那个年代一百斤粮食可了不得,一个人整个冬天的口粮就有了。而且这类鼠都是吃干净粮食长大的,烧烤一下也是十分美味。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父亲的脚就在一次抓鼠行动中被他的一位小伙伴用铁锹铲到了脚。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就是现在他还会指着自己脚面上的大疤叙说他曾经的辉煌。
秋去冬来,那个年代的空气格外的好,时常大雪纷飞,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了一群精力旺盛的少年,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大雪过后的清晨走出家门,成群结队的来到空地上,去找寻野兔留下的足迹。
一场追逐和生命的角逐开始了,他们的激情和精力挥洒在那片雪白的画布上。
傍晚,一群少年提溜着野兔,有说有笑的往家的方向走去。空地上只留下一地凌乱的脚印和因过热头顶散发的蒸汽。
不知不觉年关将至,少年们期盼了一年的最重要的节目就要到了,春节,那个可以穿新衣服,瓜子,糖果,鞭炮,肉。一年的辛劳和劳作,只为了这一年的年关。那个中国人最在意的节日。
父辈的童年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是我也只挑选了一些出来叙述。多么让人羡慕啊。
我的童年就完全不一样了。从小我的姐姐就会开玩笑说:“你是被用一头牛换回来的。”
那个时候我不懂事就会和她吵闹,后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这种说法也没有错。我的母亲怀我的时候,计划生育正严,生第二胎的风险非常大,不止一次被计划生育办的人约谈,希望可以主动的去做人流手术,我的母亲与他们斗智斗勇,四处躲藏,最终生下了我。
换来的结果就是,我们家当时喂养来种地的牛被当做罚款,牵走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是用牛换来的也没有错。
我出生在我们的村子里,那个时候村里有卫生院,有一个接生的“稳婆”。因为我属于超生者,所以也没有去医院,当然那个年代很多也不去医院,除非生不下来才会紧急送到大医院。然后我就那样水灵灵的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的童年相比较我的父亲就大不一样了。我的印象中温饱已经不再是问题,吃的是白面馒头,偶尔还可以吃顿肉。
那个时候我的爸爸妈妈还是很忙,农活依旧占据着他们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所以我的童年也依旧是散养的状态。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样的高楼大厦,也没有这么多的柏油马路,我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我们村子南边有一个大土坡,下雨的时候,泥土湿滑。那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群小伙伴,拿着那种装化肥的编织袋,从大土坡的上面,一滑到底,惊险又刺激,那个土坡具体多么高,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很高很高,我要爬好久才能到上面再滑下来,耳边刮起的风,是那么的香甜,还带着自由的芬芳。后来我记得我们一群小伙伴玩累了回家,一群家长集体傻眼,因为他们认不出哪个是自己家的孩子,全成了泥娃娃,除了会眨眼,连嘴里都是泥巴。
听声辩人之后,我们一群小伙伴孤苦狼嚎的互相告别,我妈在家先打还是先洗的纠结中,把我扔进了大水盆,毫不夸张的说,那天我一连洗了五次澡。晚饭吃的格外的香甜,饿了,吃什么也香!
一路我滑进了小学,那个时候幼儿园只有市里有,我在村子里和小伙伴游荡到六岁,被家里强制送到学校,去读(半年级),按现在的话就是学前班。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连老师都没有换。我还记得他那句:“都给我老老实实的,要不然我怎么打你们的爸爸,就怎么打你们,他还不敢来找我!”
多么霸气的一句话啊。可是话糙理不糙,那个时候,老师的权利很大,被打两下,踢两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也是麦收,这个时候的已经不用人力去收割了,是在拖拉机前面顶一个小收割机,它会把麦子整齐的放倒在一个方向,然后还是需要人力去把它们整梱运送到那个为大家服务了许久的晾晒场上去。
我和姐姐也会被很早的叫起来,每个人一个很大的编织袋,去地里拣拾掉落的麦穗,不浪费粮食,(农民的节俭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孩子怎么会那么乖乖去干活呢。
我的父母告诉我,你乖乖捡麦穗。捡的麦子,等换西瓜的来了,都给你换成西瓜吃。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西瓜很少是买的,都是用麦子换来的。在麦收一段时间后,西瓜成熟了,会有人开着拖拉机拉满满一车的西瓜在村口停下。那个时候人家不要钱,用麦子换西瓜,具体什么比例我是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留出一些麦子换西瓜吃。
那个时候的西瓜是真的甜,不是现在这种和冰糖一样的甜。是一种真正的西瓜的甜。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把一个西瓜一切为二,拿着勺子坐在台阶上,抱着半个西瓜在那吃,甜甜的西瓜汁会均匀的涂抹在我身前每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