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现已上架,主角是张璟川吴三桂,作者“黑眼圈先森”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明末,风雨飘摇,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四处烽火,外有后金铁骑虎视眈眈,山河破碎,摇摇欲坠。朝堂之上,崇祯帝愁眉不展,无数臣子噤若寒蝉,偌大的大明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横空出世。在这乱世之中,我凭借着非凡的谋略与果敢的手段,悄然组建并训练出了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十万铁骑。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入了崇祯帝的耳中。一日,崇祯帝紧急宣我入宫。在金碧辉煌却又透着几分压抑的大殿之上,崇祯帝满脸期待地看着我,语气中带着一丝讨好:“兄弟,坐下来慢慢说。”我心中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回道:“谁跟你是兄弟?别乱攀亲戚!”在我看来,这腐朽的朝堂早已病入膏肓,崇祯帝虽为天子,却也无力回天,我又怎会与他称兄道弟。崇祯帝似乎并不在意我的无礼,依旧急切地问道:“听说,你为我大明养了十万铁骑,可曾带来?”我昂首挺胸,目光坚定地回应道:“那十万铁骑是我自己养出来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高口碑小说《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是作者“黑眼圈先森”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张璟川吴三桂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看来得想法子把施琅从郑芝龙的手上给挖过来了!对清腹地的首战,张璟川自然是要亲自前去的,至于东海堡的防务,则交给了徐敷奏徐敷奏从军多年,更是袁崇焕的副将,领着差不多两千人的兵马,又有上百门火炮的加持,守一个东海堡还是没问题的随着日头从东方渐渐升起,阳光轻轻洒在海面上,金色的光辉与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辉映,让甲板上的张璟川看得有些痴了穿越至今,张璟川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绷着如今见到这等美景,倒是...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李若琏让送信的锦衣卫给你带了个话,说朝廷打算让松山的兵马退守宁远,让你早做准备。”徐敷奏说道。
张璟川注意到徐敷奏的脸色有些颓败,一眼便看穿了对方的心思,不由安慰道:“徐老放心,东海堡也算是我半个家,就算松山的明军要退,我也不会退的。”
开玩笑,东海堡可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块立身之地,刚刚经营起来,怎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再说了,
若是跟着大部队退守宁远,那他如何发展自己的势力,系统刚给他的任务,又如何完成?
……
当张璟川带着骁骑队进入松山城后,才发现这座本就阴郁的城池,又增添了几分死气和压抑。
城内到处都是从锦州溃退下来的残兵,他们的上司要么战死了,要么先一步跑到杏山和塔山去了,只剩下他们这些掉队的,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烤着火。
北城楼,军议厅内。
身为监军的张若麒脸色阴沉,坐在首座之上没有说话。
下面的一众将领各执己见,争吵不休。
张璟川进来以后,并没有找到吴三桂,所以索性就直奔马绍愉走去。
马绍愉看到张璟川来了,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朝其招了招手。
从马绍愉口中得知,这些将领是在为退守宁远一事在争执,从关内过来的将领倒是支持退守宁远,但家就在辽东的一些将领则觉得不该放弃松山;
就算他们这些做将领的愿意举家南迁,但下面的将士们却是不愿意走。
听完马绍愉的解释,张璟川心中不由一喜。
这不正愁自己怎么完成系统给他的任务呢,真是困了就有人递来枕头,既然这些辽东兵卒不愿意退守宁远,那就都到他麾下,包吃包住!
“大人,卑职愿意率兵留在东海堡,成为朝廷放在辽东的一枚钉子!”张璟川郑重道。
此言一出,
厅堂内鸦雀无声。
大家都准备放弃松山退守宁远了,这个人怎么还打算留在这里,莫不是脑子有问题?
张璟川看了一眼诧异的马绍愉,又看了一眼厅堂内哑口无言一众将领,最后将目光看向首座之上的监军张若麒,恭声道:
“监军大人,卑职张璟川愿率领不想走的辽东将士死守东海堡,愿成为清军眼中的钉、肉中的刺!”
……
得功于袁崇焕提出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方针,
至那以后,辽东这边的明军主力,多为辽东子弟,作战英勇顽强的,也是这些人。
张璟川若是真的能够留下来率领这帮辽东子弟继续在东海堡和松山一线抗击清军,必然会成为一股让朝廷都不敢忽视的力量。
朝廷让松山的兵马退守宁远,张若麒和马绍愉这些朝廷派来的将领,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那些援辽客兵也都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飞回去。
至于辽东本地的一些将领,就有些纠结了,退守宁远对他们而言无所谓,举家南迁就是了,可麾下的将士们却不愿离开。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他们既怕死,又不想丢下麾下的兵马,因为兵马的多少是他们这些武将的底气。
当张璟川说出这番话来的时候,张若麒和马绍愉这些人自然是不会反对,因为有东海堡在,对于退守宁远的他们来说,就相当于多了一道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