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三国,怪谈:宛城》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曹操张绣,讲述了宛城之战之后,曹操疯了,下令凌迟了张绣。过了段时间,又将张绣的尸体从坟中挖出,鞭尸数百回。鞭尸的时候,曹操时而癫狂大笑,时而痛哭出声,并且口中不断重复着一句话。“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刚一睁眼,我的大脑一阵眩晕。看着四周陌生的环境。......
小说叫做《魂穿三国,怪谈:宛城》是“人生愚者”的小说。内容精选:部将见我迟迟未动,开始连声催促:“典将军,为何还不赶紧服下?”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部将要拔剑相向之际,帐外一声怒喝传来:“我军中早已禁酒,是何人胆敢违抗我的军令!”紧接着,营帐被掀开,两位侍卫率先步入,其后跟着一位身长七尺有余,细眼长髯,面容冷峻、自带威严之人。此人一入营帐,周围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齐声...
阅读精彩章节
大汉领命,迅速退出营帐,不多时,便端着一碗水匆匆返回。
我趁众人不注意,将肉块丢入碗中,刹那间,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营帐的寂静。只见肉块在水中缓缓散开,竟爬出一条黑乎乎、还在不停蠕动的虫子。
这时,我才惊觉,碗里装的并非清水,而是酒。
部将见我迟迟未动,开始连声催促:“典将军,为何还不赶紧服下?”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部将要拔剑相向之际,帐外一声怒喝传来:“我军中早已禁酒,是何人胆敢违抗我的军令!”
紧接着,营帐被掀开,两位侍卫率先步入,其后跟着一位身长七尺有余,细眼长髯,面容冷峻、自带威严之人。
此人一入营帐,周围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高呼:“主公!”
2
我心中一凛,知晓来人正是曹操。我并未出声呼喊,他也并未在意,目光扫向大汉手中的酒碗,继而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略带责备:“典韦,你明知我军有禁酒之令,为何还要触犯?”
我刚欲开口辩解,曹操却长叹一声,摆了摆手道:“罢了,念你初犯,去领二十军棍!从今日起,你禁酒三年,不得再沾酒!”
言毕,曹操给大汉使了个眼色,大汉心领神会,当即抬手将酒泼洒在地。
我无奈,只得跟着两名士兵去受罚。说来也怪,这典韦的身子骨着实硬朗,那胳膊粗细的军棍打在身上,竟仿若挠痒痒一般,未觉丝毫疼痛。
待领完军棍回到营帐,却发觉城中气氛诡异至极。士兵们个个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有的士兵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却还拼命给自己扇着巴掌,试图保持清醒;有的士兵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仿若被什么可怖之物盯上。
我满心疑惑,走上前去询问:“几位这是为何?为何如此紧张?”
两名士兵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小声答道:“主公严令,攻下宛城后需严防死守,以免张绣残部反扑。”
张绣残部?我心中一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据我所知,张绣不是早已投降了吗,怎会突然冒出残部?再者,曹操既然叫我典韦,那真正的典韦又在何处?典韦分明是在宛城叛乱中战死,可如今我为何还活着?
回到营帐,我将一路上搜罗到的信息细细梳理,总结出以下几点:
其一,宛城之战看似已然结束,曹昂、曹安民的确为曹操断后而死,就连那匹大宛马也未能幸免。
其二,为曹操断后而死的并非典韦,而是许褚。
其三,曹操并无头风之疾,反倒是我,时常头疼,仿若患有头风。
其四,张绣在被击败前,似是做了些极为怪异的举动,而这些举动,正是如今曹军上下胆寒的缘由之一。
正当我埋头苦思之际,一位将军大步走进营帐。
3
我抬眼望去,来人正是那位胡须拉碴的将军。
“将军何人?找本将所为何事?”我出声问道。
“末将胡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