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父亲,叔》,是网络作家“抖音热门”倾力打造的一本现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我的老爸,在那个我还未曾拥有记忆的年代,我的老爸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前往北京,那个被誉为机遇之城的地方。他告诉我,那里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能让我们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这个决定也意味着我们父子之间的相聚变得遥不可及。这些年来,我与老爸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我对......
现代言情《老爸,父亲,叔》,现已上架,主角是抖音热门,作者“落花逝水”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然而,老爸对我的印象,却似乎定格在了那个爱下象棋的孩童时期。他总是跟别人提起,我小时候如何痴迷于象棋,如何在棋盘上运筹帷幄。实际上,自从小学毕业后,我便很少再触碰那副棋盘。小时候,老爸是我向同学们炫耀的资本...
阅读精彩章节
我的老爸,在那个我还未曾拥有记忆的年代,我的老爸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前往北京,那个被誉为机遇之城的地方。他告诉我,那里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能让我们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这个决定也意味着我们父子之间的相聚变得遥不可及。
这些年来,我与老爸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我对他的印象,似乎永远停留在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时,我刚踏入大学的校园,他因公来到我所在的城市。那天,他带着我,与几位叔叔共进晚餐。饭桌上,他谈笑风生,那是我记忆中最为鲜明的画面。
然而,老爸对我的印象,却似乎定格在了那个爱下象棋的孩童时期。他总是跟别人提起,我小时候如何痴迷于象棋,如何在棋盘上运筹帷幄。实际上,自从小学毕业后,我便很少再触碰那副棋盘。
小时候,老爸是我向同学们炫耀的资本。每当谈起他,我总是眉飞色舞,自豪地讲述他在北京的种种事迹,给我寄来一些小时候别的同学无法拥有的新奇的电子产品,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满足。
岁月的流转似乎在我与老爸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这些年来,我发现自己对于这位远在北京的亲人其实知之甚少。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模糊而又遥远,仿佛是一幅褪了色的旧画,细节早已模糊不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的风波也悄然掀起。老爸和我母亲最终选择了结束他们的婚姻,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久后,他迎娶了一位更加年轻的女士,她的出现,对我来说,是如此突兀而又陌生。我不知该如何称呼她,因为在我的世界里,她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我对她几乎一无所知,除了知道她似乎比我母亲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拥有更为优雅的谈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位女士成为了父亲生活中的新角色,他们的婚姻结晶,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从那个稚嫩的男孩蜕变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在这段成长的旅程中,我经历了无数重要的时刻,它们如同生命的里程碑,铭刻着我成长的足迹。在这些记忆的篇章里,我看到了我的母亲,她的身影始终如一,温暖而坚定;我看到了姥爷和姥姥,他们的关爱如同细水长流,滋养着我成长的每一寸土地;我看到了同学、朋友、发小,他们的陪伴如同星光,照亮了我青春的夜空。
然而,在这些珍贵的回忆中,我却始终无法找到那个本应占据最重要位置的身影——我的老爸。这位本应是我生命中主角的老爸,却在我的人生剧本中扮演了一个近乎边缘的角色。他就像是那个不太敬业的演员,偶尔出现在镜头的一角,却从未真正融入这场戏。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藕丝,虽然难以彻底断裂,却只剩下微弱的一丝相连。
这一丝藕丝,脆弱而又微妙,它维系着我们的父子关系,却也在无声中诉说着遗憾和缺失。我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回望过去,试图在记忆的深处寻找父亲的影子,但往往只能捕捉到那些模糊的片段,它们如同水中月、镜中花,触不可及,却又挥之不去。在这个以我为主角的人生舞台上,我渴望着与老爸共同演绎更多的故事,但现实却总是让我们在生命的剧本中保持着遥远的距离。
“老爸”,这个词对我来说,既是一种称呼,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是我对那个在成长路上缺席的人的一种温柔的呼唤,也是我对那段从未真正开始过的父子关系的深切期待。在这个称呼背后,是我对完整家庭温暖的向往,是对父爱如山厚重感的渴望,更是对那个或许永远无法填补的情感空缺的一种妥协。
我的继父,一个包工头也是一个身材不并高大的四川汉子,他是我母亲在离婚后结识的伴侣,我私心里习惯性地称他为父亲。尽管岁月已经模糊了一些记忆,但他给我的印象却始终深刻,甚至在我的心中超过了我的亲生父亲。他大约陪伴了我七八年的时光,从我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时,他还只是我妈的一个朋友,两人尚未正式确立关系。但即便如此,他对我依是格外的照顾和关心。我记忆中的他,总是笑容满面,邀请我去他家玩电脑游戏,那份热情和友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不仅是对于我,我的朋友们也同样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每当他们来找我玩耍,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与我们这群小孩子聊天,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四川话“摆龙门阵”,讲述各种趣事和笑话。他的幽默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否是四川人特有的天赋。
他的厨艺堪称一绝,每一道出自他手的佳肴都能精确地触动我的味蕾,将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逐渐熏陶成了一个无辣不欢的四川胃。他烹炒的菜肴,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味道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时至今日,我依然念念不忘他亲手煮制的豆花,那细腻的口感,搭配上独家秘制的酱汁——辣椒油、醋和其他调料巧妙调和,与一大碗香气四溢的白米饭相佐,简直是人间美味。还有那四川特有的黄粑,他将其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仅以红糖简单烹煮,出锅后的黄粑甜而不腻,软糯可口,尤其在寒冷的冬日里,来上一碗,暖意融融,滋味无穷。
他的力量似乎是个不解之谜,有时强得令人震惊,单手就能将一台笨重的冰箱轻松扛上六楼,面不改色,气不喘;而有时又显得异常脆弱,在与妈妈发生口角时,妈妈只需轻轻一踢他的屁股,他便像是被弹弓射出的石子,仿佛能飞出千里之外。那时的我,对这些场景只是觉得新奇有趣,甚至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画面在我心中逐渐沉淀,每当它们浮现在脑海,我的心中总会涌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眼角也不自觉地泛起泪光。是啊,一个常年在工地干活的包工头怎么会连我妈轻轻的一脚都扛不住,这些记忆,如同他烹饪的美味佳肴,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是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流利的四川话。他的声音,他的笑,他的故事,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他不仅是我的语言老师,更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角色,用他的方式,默默地影响着我的成长,让我在童年的欢声笑语中,学会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那是在我即将告别童年的五六年级时光,家中突然迎来了一位18、19岁的年轻人。他自称是父亲的儿子,从遥远的四川农村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投奔他多年未见的父亲。他的学历不高,或许是在小学毕业后,又或是勉强完成了初中的学业,便早早地辍学了。他和无数被遗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一样,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引,孤独地在乡间成长。
在此之前,他一直被我的父亲,也是他的老爸,放任在四川的农村生活中。我的父亲,或许是由于无奈,或许是由于疏忽,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管教。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他像一株无人问津的小草,自生自灭。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担心他若继续无人引导,可能会与那些社会闲散人员为伍,最终荒废了人生。于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救赎的愿望,父亲决定让他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在工地上找一份工作,同时住进我们的家中。
他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给我们的生活激起了一阵细微的波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我的母亲并没有对他抱有任何的厌恶或嫌弃,反而以一颗宽容和慈爱的心,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的日常起居。她注意到他总是翻来覆去地穿着那几件旧衣服,便主动带他去了商场,精心挑选了一些新衣裳。而他,最初总是带着一丝戒备,怀疑我妈的善意背后隐藏着对他父亲钱财的图谋。
然而,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人性中对未知的一种自然防备。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父亲和我母亲分开后的几年里,他逐渐意识到我妈并未从他父亲那里得到除了日常生活开销之外的任何额外资助。这种认识让他心中的误解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悔意。他开始被我妈那种无论血缘关系如何,都待他以真心和关爱的精神所触动。
现如今他们已经分开许多年了,他认为我妈最终不会跟他步入婚姻的殿堂,于是乎跟她分手了,虽然我们的关系已经不复从前,但起初,我和他之间还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每当回忆起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我的心便充满了温暖——那些深夜为了满足我妈对珍珠奶茶的渴望,他不惜在午夜十二点步行两三公里去奶茶店打包一杯颗颗饱满裹满了黑糖的珍珠奶茶;母亲节时,他陪我一起挑选了一大束鲜红的花束,虽然我已经记不清那花的品种,但那份心意却历历在目;还有那些日子,他跟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畅谈天地,摆起龙门阵。我认为我朋友们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我父亲应该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