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逆势屠龙》的小说,是作者“韭菜东南生”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小说推荐,主人公朱慈烺马绍愉,内容详情为:“我等无能,让建奴围剿,遭遇大败,请太子殿下惩罚。”看着面前乌压压跪了一片的人,朱慈烺心中悲痛、愤怒、不甘。三百二十名明兵如履薄冰的跪倒在地,不敢抬头,惶恐出声:“请太子殿下惩罚!”朱慈烺扫视着惶恐不安的部下,脸色阴沉如冰。在昨天,他奉父皇崇祯的命令同洪承畴一起来松山督师。八大总兵,携上万名明兵等待夜袭建奴大营。这是大明最后的精锐,这是一场输不起仗。然而夜晚,明军营中忽然走火,火炮齐鸣。...
小说叫做《逆势屠龙》是“韭菜东南生”的小说。内容精选: 袁继咸是明末名臣,在明末乱局中,其英勇不屈,慷慨赴死的气节,与史可法、左懋第齐名。 朱慈烺今天也算是为袁继咸出了一口气。 “臣等有罪!” 内阁四臣跪了下去。 他们是内阁,两淮盐道使出了问题,不管有没有他们的责任,他们都得自请有罪...
逆势屠龙 在线试读
朱慈烺说,盐稅一度曾经占到朝廷收入的六成,一点都不夸张,宋朝时,盐稅收入最高曾经占到朝廷收入的八成。
《两淮盐法志》记载,清代乾隆时期,两淮盐商每年上缴盐税达600万两,占全国盐税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乾隆时期,每年盐稅有1200万两,相比大明的100万两,这是多么恐怖的差距。
龙座上的崇祯已经满脸怒气。
他从来都不知道,每年的盐稅竟然差了这么多。
“但朝廷却没有收到这么多的盐稅,那么,消失的盐稅哪里去了呢?”
朱慈烺问。
答案很明显,被偷税漏税了,有些商人没有纳银就拿到了盐,然后在市场上大肆贩卖。
这也就是所谓的私盐。
当然了,780万是一个理想数字,永远都不可能收到,但一年两三百万的盐稅,总该是有的。
“臣弹劾两淮盐道使!”
“臣附议!”
“两淮盐道使贪污舞弊,应交由刑部彻查!”
那一群的言官又激动的跳了出来,或许是780万两的数字给他们刺激太大,他们一个个咬牙切齿,面红耳赤,如果两淮盐道使就在面前,他们估计能生吞了他。
“传旨,杨显名还有两淮盐道使冯导延即刻进京!”
崇祯早已经是怒不可遏。
杨显名是崇祯派往两淮的总理太监,盐稅出了问题,杨显名当然要负责。
历史上,这个叫杨显名的太监,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弹劾袁继咸,使袁继咸官降两级,原因只是因为袁继咸在淮阳任上时,没有像过去的官员一样,对杨显明表示顺从,并奉送见面礼。
袁继咸是明末名臣,在明末乱局中,其英勇不屈,慷慨赴死的气节,与史可法、左懋第齐名。
朱慈烺今天也算是为袁继咸出了一口气。
“臣等有罪!”
内阁四臣跪了下去。
他们是内阁,两淮盐道使出了问题,不管有没有他们的责任,他们都得自请有罪。
内阁一跪,其他的文官还有勋贵也跟着跪了下去。
朝堂上黑压压跪了一片。
朱慈烺依然站立,继续说:“盐稅如此,茶税也是如此,神宗皇帝时,每年茶税尚有10余万两,但去年茶税却连两万两都不到,各地的茶税已经是名存实亡!然我大明一年输往海外的茶叶,何止千万?就算是一百取一,也不应该只这一点。”
“儿臣听说,南方茶省的官员以治下州府纳税少为荣,在他们看来,少纳税就等于他们为地方争到了权益,百姓们爱戴他们,他们就是好官。然在儿臣看来,这种官员最是恶劣,犹胜贪污腐败!如果天下官员都像他们一样抵制朝廷的赋税,那朝廷岂不是一两银子都收不上来了吗?没有了银子,我大明还能继续拥有天下吗?”
“该死!”
崇祯脸色通红,已经气的快要摔东西了。
“臣等有罪。”底下官员一片请罪之声。"